苏州科技学院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谋篇布局(第二节)

院校:苏州科技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05 15:48:27

     四、谋篇布局


     1.谋篇布局的原则

     (1)尊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是文章结构本身的客观基础,也是作者谋篇布局的最重要的依据。

     记叙性文章以表现事物发展过程为特征,它的结构应该体现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秩序性。在写作中可能会突破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如采用倒叙或交叉叙述等),但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或形式使人们读后在心目中形成较为明晰的时空概念,而且能将文章的叙述还原为过程发展的本来形态。如果随意起讫、组合,毫不注意外部的过渡照应,或内部的条理意脉,无道理无节制地颠倒时空,故意把叙事线索弄得一团糟,这就很难说是尊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当然,一切在尊重事物规律前提下进行的叙述方式多样化的尝试都应得到鼓励。

     在议论性文章的结构安排中,同样存在是否尊重事物规律的问题。事物是由若干部分或矛盾着的侧面构成的,既有外部表征,又包含内在本质。我们认识事物总是由现象深入到本质,由部分扩展到全体,由分析上升为综合。据此,议论文的结构通常便是首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对事物本质的概括或对事物特点的综合,这种一般性结构也是可以突破的。如可以先作出结论然后再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证,或边分析边作结论等。但是,不重视内容,只在形式上玩花样,结果造成思路不清,逻辑混乱,则不能叫做合理的突破。另外,只知罗列现象,不触及事物的本质,表面看井然有序,其实缺乏内在联系,这样的结构安排也是幼稚的。不言而喻,说明性文章的结构一定要体现被说明对象的特点,要有科学的分类和合理的次序。抒情性文章应按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安排、设计结构。抒情散文是这样,心理小说也是这样。即使刻画病态心理的作品 (如鲁迅的 《狂人日记》),其结构也要体现这种特殊心理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2)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写文章不是要复制事物的原始结构方式,而是要围绕某个中心改造它,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结构形态。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的主题。一篇文章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划分层次、段落,怎样过渡、照应,怎样选材、剪裁,以及以什么线索、脉络组合材料,这诸多问题都要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这一角度审慎考虑,精心筹划。如张承志的散文《无缘板》,既歌颂母爱,又赞扬中日友谊,所以全文虽写了四位母亲,重点却放在日本“奥卡桑”身上,同时又以歌唱妈妈的民歌作为贯串性的抒情线索,说明了安排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3)参照各种结构类型

     根据各种文体结构的一般特点,可提出 (或模拟出)若干结构类型。写作时参照这些类型创造性地、灵活地安排、设计结构,不但会少走弯路,而且会加强文章的文体感。参照不等于硬套,而只是说安排结构不能不受文体特点的约束。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这种约束具有规范和提示的意义,只要不把结构类型看作死板的框子,参照一下并无坏处。结构类型显示的只是某种文体的一般结构特点,事实上各种文体结构既存在差别和界线,同时又是彼此渗透、互相影响的,因而忽视和拘泥的态度都是应该纠正的。

     (4)考虑文章的篇幅

     文章篇幅长短对其结构形式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一般说来,短文的结构宜单纯活泼,而长篇巨制的结构则要复杂严整一些。这只要比较一下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短篇报告文学与全景式的报告文学、短小的论说文与成体系的论著,便可一目了然。长篇文章结构宏大,有些文体则必须分章设节或制作小标题,在宏观上比较难于设计和把握,但每一局部或分体结构又不一定安排得十分精巧;短篇文章结构小巧,似乎无须苦心经营和筹划,但正因为短小,其章法往往更精细灵活,行文中的起承转合更讲究。所以,长有长的易处,短有短的难点,不能看得很绝对。

     当然,谋篇布局还应适应读者的接受特点,这一条将在下面集中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