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中庸之道(第二节)

院校:湖南文理学院继教育 发布时间:2022-07-28 14:25:41

     三、中庸之道


 
     说到中庸之道,就绕不开孔子儒家。“中庸”是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中”是“中正”,不偏不倚;“庸”是普通,平平常常。不偏不倚而又平平常常是说人生行事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不好高骛远,平常人平常心。还有另一种解释是,“中”指 “中和”,“庸”即“用”,“中庸”就是“中和之为用”,不偏激,不走极端,不浮躁冒进。

     汉语里的“中”字,有中间、中等、普通、一般的意思;“庸”字可作平凡、低下、不求上进、没有出息解,因此很容易“顾名思义”误解中庸之道为上述种种贬义,以讹传讹。有人认为,“中庸之道”是文化糟粕。什么骑墙、和稀泥、好好先生、没有原则、不思进取、忽视创新等,这就是不少人理解的中庸之道。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道大致可理解为,为人做事当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易中天先生曾经总结过,中庸不是老好人,不是和稀泥,也不是没原则;中庸是常人之道,是适中之道,是可行之道。

     (一) 中庸不是老好人,不是和稀泥,也不是没原则

     儒家思想对老好人是深恶痛绝的。为什么呢?因为孟子说孔子痛恨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在孔子的眼里,老好人就好比稻田里的稗草。它长得和稻子很相似,但它不是稻子。田里面稗子如果多了,稻子就长不好。这就好比癌细胞。癌细胞也是细胞,但是它“吃饭不干活”。癌细胞跟正常细胞一样,也要吸收人体的营养,却又不承担细胞的功能,生长速度飞快。如果癌细胞占据了正常细胞的地方,正常细胞就不能生长、不能工作了。如果全身都长满不干活的癌细胞,人就死了。如果全社会都是老好人,这个社会就死了。所以老好人就是“德之贼”,所以中庸不是做老好人。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实是孔子在告诉自己的弟子子路:子路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知识。所以,孔子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孔子也曾经说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翻译过来,周是团结,比是勾结,两者是相反的。孔子说,君子和衷共济,精诚团结,而小人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狐朋狗党,酒肉朋友。俗话说,讲团结也要讲原则。无原则地在一起,那就是勾结,就是比。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小人勾结在一起是毫无原则的。因此,作为“君子之交”,中庸就不可能是没原则的。

     (二) 中庸是常人之道,是适中之道,是可行之道


     什么叫“常人之道”?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所以,中庸之道不会唱高调,不会提一个遥不可及、不切实际的目标。举例来说,中国倡导孝文化,那么一个孝子应做到“出必告,反(返)必面”。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出门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父母亲;回家以后,也一定要跟父母亲见个面。是不是太容易做到了?然而,中庸之道认为,这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很高的道德。因为这里面包含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就是心理学所讲的“共情”与“同理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出门之前要打个招呼,回家以后打个照面,这是孝心,也是孝行。这种“孝”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

     中庸强调适中,不走极端,不唱高调。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现在不少中国人,有很多还是自诩读过书的人,把自己变成了“愤青”,或者“爱国愤青”。为了把自己跟那些“平庸”的,甚至“庸俗”的大众区别开来,就要唱高调。不唱高调,怎么表现“爱国主义”。唱高调的结果是走极端。

     不唱高调,不走极端,就意味着“适中”。“适中”里面有“中”,而更加强调一个“适”。或者说,“中”其实是为了“适”。实际上,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比方说找老婆、找老公,很多人说我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好(特别好) 的,或者很多人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是这样想的。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最好”只有一个。否则,怎么叫“最”?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女人是最好的,难道大家都去和她结婚吗?世界上也只有一个男人最好,没准最好的两个人就在一起了。那我们剩下的人该怎么办呀?实际上,对你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无论是择偶,还是其他的人生选择,都有这个道理在里面。所以,中庸启示我们,没有所谓的最好,选就选最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