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网络德育的实施原则(第三节)

院校: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2-07-22 14:29:16

     二、网络德育的实施原则


     作为德育活动的一种类型,网络德育要遵循德育活动的一般原则,如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等。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的德育活动,网络德育要实现与实境德育的相互促进和配合,还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


    (一)主动发展原则


     在网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之后,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网络德育的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都在网络上展示自己,如果主流价值观不能得到捍卫和张扬,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极容易被不良价值观所吸引和影响,这就是典型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强调各级党政工作者、学校要积极占领网络阵地,依托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思想文化。


     学校主动开展网络德育,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建设教育类网站和论坛,传播正面的和主流价值观的信息来引导学生;开展依托网络的各种趣味性、集体性活动,引导学生善用网络,将网络变成学习和发展的工具;重视网络上的师生对话,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学生的困惑;加强对不良信息的审查和监控,树立校园网的“绿色防线”,减少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


     (二)充分准备原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示范性影响,因而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之前要进行系统的准备,包括相关知识的准备、价值立场的准备、话语体系的准备等。当师生在网络上相遇时,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学生可能会提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而教师如果不能随机应变,积极反应,就会影响网络德育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网络德育时需要比实境德育付出更多的准备工作。


     教师对网络德育的准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储备。教师要对要求学生查阅的信息有大致的了解,对课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人物功绩有较为系统地掌握,从而能够回答学生的知识性提问。二是价值观澄清与立场准备。面对学生发表的关于社会生活的似是而非的见解,面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相互矛盾的现象,教师要能够高屋建瓴,指点迷津,而不能让学生继续迷茫,更不能被这些观点所迷惑。三是德育技巧准备。面对一些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可以作为我们下一次讨论的主题”等迂回战术,或者“请你全面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达一下”等启发学生冷静思考的策略,缓解紧张局面,避免轻易表态。


     (三)教育性与吸引力并重原则


     网络德育的各种安排要对学生发挥影响,必须具有吸引力。中小学基于网络的主题活动因为是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安排,所以对吸引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其他的网络德育安排(如论坛讨论、网站浏览、德育游戏等)必须考虑吸引力因素,否则,学生不点击、不发言、不参与,教师的各种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正是基于提高吸引力的考虑,大量面向学生的教育网站、论坛逐步走向重视学生主体性、提供多样选择、风格活泼,促使学生在自由冲浪中得到正确思想的指引,避免让学生产生受教育的感觉。教师在进入网络与学生对话时,也会选择各具特色的网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师角色所设定的话语风格,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