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医护人员的心理特征(第一节)

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发布时间:2022-08-20 16:25:33

     三、医护人员的心理特征


     医护人员的心理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六点:

     1.紧张心理

     由于琐碎而又高强度的医疗任务、频繁的专业理论和操作考试、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且对医护人员要求过高的患者、媒体等社会舆论对医院行为的关注以及卫生行业监督力度的加大都造成医护人员心理承受超负荷,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2.焦虑心理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现行的临床工作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当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或当患者提出更高的护理需求时,医护人员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而知识的快速更新、专业的迅速发展、工作岗位的竞争以及用人制度改革,也使医护人员对未来担忧。

     3.烦躁心理

     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大多是忙、乱、高强度和高精确度,虽单一枯躁,却责任重大;患者对护理工作无论在质量方面还是在服务态度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医护人员往往对同一问题要重复解释多遍,且下班后要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孩子等,让很多医护人员处于烦躁之中。

     4.抑郁心理

     医护人员经常面对的是饱受病痛折磨、病情变化莫测的人群,面对生死弥留、骨肉分离的悲惨场面,让医护人员感到悲哀、无助以及压抑。

     5.身心疲惫

     医护人员每天面对复杂的应激源,疼痛患者的呻吟,急症患者的危急抢救、濒危或死亡患者的感官刺激、期望值过高和要求过多的家属、医院交叉感染的危险等使医护人员经常感到肉体和精神上疲惫不堪。

     6.职业性冷漠

     医护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服务对象是身心有疾病的患者,看到的是痛苦和不安的面容,也见到太多因无力支付高额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患者。三班轮换、节假日不固定以及高强度的工作让医护人员感到自己一天天在衰老。为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经意流露出厌烦与疲惫,对患者痛苦的呻吟和期待的目光日渐冷漠,脸上的笑容慢慢减少或变得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