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医患关系的模式(第五节)

院校:湖南工商大学 发布时间:2022-08-20 11:18:40

     五、医患关系的模式


     医患关系模式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形成的描述和概括医患关系的标准样式。医患关系模式是医学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医患关系模式主要有生物医学模式:即:主动一被动型;指导一合作型;共同参与型。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一)生物医学模式

     医患关系的模式是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发展而变化的。对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作概括描述的首推美国学者萨斯(Szass)和荷伦德(Hollender)模式。1976年两位作者根据医生和患者的地位、主动性大小,在《内科学成就》一文中提出了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文中根据医患互动、医生与患者的地位、在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性大小等将医患关系归纳为三种模式类型:主动一被动型、指导一合作型、共同参与型,现已被医学界广泛接受。

     1.主动—被动型

     主动一被动型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医患关系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完全主动的医生为完全被动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医疗活动,是一种不平等的医患关系。它的特点是患者到医院就诊,请求医生给予诊疗,往往将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而医生掌握诊疗技术,接受患者的请求,给患者以诊治,往往以主导者自居。患者不能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能对医生的责任进行有效的监督,容易引起不应有的事故和差错。

     主动一被动型模式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但在强调人文的今天,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这一模式特别适用于急诊治疗,患者有严重创伤,大出血或者休克昏迷。对婴幼儿、麻醉下的患者、精神病患者或难以表述主观意见的患者也是合适的。这一模式相当于生活中父母与婴儿的关系。

     2.指导——合作型

     指导一合作型模式是一种构成现代医患关系的基础模式。这种类型的患者往往能自由活动,能表达自己的病情,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患者因患病去求医,医生根据病情告诉患者做什么,并期待患者按医嘱服从治疗,给予合作,患者能按医生提出的诊治要求予以配合。对医生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反馈。医生往往也把患者当作一个社会的人,比较注重患者对诊治的要求和意见。医患之间关系比较融洽,有利于提高诊治效果,有利于及时纠正医疗差错,在协调医患关系中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指导一合作型的医患关系无疑比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前进了一步,但这种模型的医患关系仍然是医生以主导者地位自居来指导患者,要求患者合作,而这种合作是以尊重和听从医生的指导为前提的被动合作。这一模型相当于生活中父母与青少年的关系。

     3.共同参与型

     共同参与型模式是现代医患关系的一种发展模式。此型的医患相互关系中,医生和患者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患者不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主动与医生合作,并参与医生的治疗,向医生提供自己对疾病的准确叙述及对医生治疗效果的体验,以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有的还能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医生也能认真听取患者的反映,采纳患者的合理意见。这种关系犹如成年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双方是平等的,有近似相等的权利和地位,诊治中发挥着医患双方的积极性。

     共同参与型对消除医患隔阂,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非常有利的。所有心理治疗、精神治疗都属于这种模式,大部分慢性患者也适用这种模型。
医患关系三个基本模式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