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

院校: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17 14:35:11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特点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纳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但时至今日,学习策略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对于什么是学习策略,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和步骤。

     第二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第三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属于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一系列技能。“学习策略是一系列选择、协调和运用技能的执行过程。”持有这一观点的人将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排斥在学习策略之外。

     第四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这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属于信息的加工部分,是学习者在编码、储存、检索、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中直接加工信息的认知方法或技能。“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记忆术、画线、做笔记、概述等方法的使用。

     第五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有效的策略是能够促进获得、存储和使用信息的一系列过程和步骤。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同属学习策略的范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学习策略。目前,多数研究者持这种观点。例如,斯滕伯格把学习策略分为执行技能和非执行技能,执行技能是在执行认知任务中,计划、监控、修正策略的各种技能;非执行技能是实际运用执行认知任务的技能。他认为要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这两种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前人的观点,笔者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活动过程、规则、方法或技能、调控方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之后而制定的学习方案。总之,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在元认知系统的监控下,根据特定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及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既是内隐的规划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和步骤。

     (二)学习策略的特点

     学习策略具有以下特点。

     1.主动性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策略。运用学习策略是主体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学习时,学习者首先要有需求与动机,然后才能自觉地分析学习任务和自身特点,根据这些条件,制订适当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案。对于较新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往往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思考学习过程的计划。只有对于反复使用的策略,才能达到自动化的水平。

     2.有效性

     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是为了取得学习的高效性。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最终也可能达到目的,但效果不好,效率也不会高。学习者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时,使用原始的学习方法最终也能达到目标,但效果不会好,效率也不会高。比如,记忆一个英语单词表,如果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最终也会记住。但是,保持时间不会长,记得也不是很牢固。如果采用分散复习或尝试背诵的方法,记忆的效果和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过程性

     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策略。它规定学习时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4.通用性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由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个人特征不同,每个人在每次学习时都有相应的计划,采用的学习策略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相对同一种类型的学习存在着基本相同的计划,这些基本相同的计划就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学习策略。从认知分类的角度看,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的知识,由一套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具有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