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

院校:聊城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16 16:49:58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简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兴起的一种理论倾向,但它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而且有很多的分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受到了当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科学哲学、新进化论以及后现代哲学等。在学习与教学领域中,建构主义受到了几个重要人物的影响,如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在心理上的建构主义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菲利普教授区分了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强调个人自身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创造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则强调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二)当代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很多研究者都把自己的理论称为建构主义理论,但具体观点各不相同,各种具体观点中存在一些理论共识。

     1.知识观

     作为其学习理论的基础性假设,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实质提出了新的认识。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者(特别是其中的激进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老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总之,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倾向,但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怀疑。这种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2.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对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也有自己的见解。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儿童的巨大潜能。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只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其次,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3.学习过程观(即学习的过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有三个特征:

     (1)主动建构性

     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人,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自主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

     (2)社会互动性

     建构主义者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这是学习理论的一种重要倾向。学习者在一个学习社群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可以形成对问题的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合作学习是当前很受研究者重视的学习形式。这种小组要足够小,以便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教师放权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3)情境性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挂起钩来,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1989年,布朗等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

     4.教学观(学习的条件)

     综上所述,当代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准确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要达到以上效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多样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活动;②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③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一学生以及学生一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自己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所以,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提倡情境教学、支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