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推动语言学研究范式创新:神经语言学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

院校:江苏师范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22 09:42:46


 8月6-7日,“多学科交叉推动语言学研究范式创新:神经语言学高峰论坛”在我校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国际司(港澳台办公室)指导,王宽诚基金会资助,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研究分会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雷塞尔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以及瑞士苏黎世大学、西班牙巴斯克认知大脑和语言中心等4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名海内外一流语言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奉献了8场特邀报告和10场大会报告。

   校党委书记方忠在致辞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由江苏师范大学率先开拓了国内的神经语言学方向。一直以来,神经语言学都坚持走学科交叉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前沿技术迅速融入语言脑机制的基础研究进程,推动了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持续创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亦鸣指出,“语言的特征非常丰富,语言的理解和学习有复杂的跨多个水平的大脑机制,以ChatGPT为代表的语言大模型为语言研究从单变量走向多变量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指出,“发挥语言大模型出色的生成能力,将大力推动数字化语言学习新路径的构建”。语言大模型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前沿科技的应用,为推动研究范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路径。

   随着多学科交叉走向深入,如何从方法到理论上提出原创思想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杨亦鸣教授介绍了其原创的新型大语言学观,指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由人类遗传结构决定的、由大脑神经回路驱动并通过语言效应器来实现的人脑机能,将语言分为语言机能、语言系统、语言技能三个层面;人类由语言机能产生语言系统,通过语言技能学习掌握语言系统。这样形成了既关涉文化软实力,又关涉科技硬实力和国家语言安全的全新语言学架构。语言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原创研究,才能真正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当下应抓住人工智能技术、脑科学与语言学的契合点和机遇,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互动深化。

   此次论坛期间还举办面向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等青年后备力量的科学体验营、夏令营和学术创新论坛,会后举办了语言脑机制与大数据工作坊、爱思唯尔论文投稿分享会等活动,不仅增进了青年学者对神经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的理解,也将为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埋下茁壮成长的种子。

                                       

   成人高考学历网 信息来源:江苏师范大学新闻网 宣传部作者: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