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以社交文化为基础,拥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一个完整且典型的社群通常有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致的群体意识、一致的成员行为规范和特续社群营销的互动关系,同时,社群的成员之向能够保持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近几年的社群,大部分都随着微信群的兴起而得到发展,比如“罗辑思维”“趁早”"Bete Me”等,但实际上,以前的线下俱乐部、同好会,甚至基于同一地理位置而集结的人群也可称为社群。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除了对产品功能本身的要求外,附着在产品功能之上的口碑、文化、个人魅力、情怀等成为用户更注重的内容。这种软性的产品内涵象征成为用户精神层面的需求,昔销策划人员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营销,使用户对企业产生信任,从而吸引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形成社群,进而引发后续的群蜂效应。社群成员通过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建立情感上的信任,从而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价值。
社群营销实际上是对社群经济的一种培养和利用,社群经济基于社群而存在,将社群与交易相结合,在产品与粉丝群体之间建立起情感信任,共同作用形成自运转、自循环的经济系统。比如“罗辑思维”“秋叶 PPT”等社群,是以罗振字、秋叶为中心形成社群,吸引对社群内容感兴趣的人群,建立情感连接,培养成员的信任,打造出鲜明的个人品牌,再将个人魅力和口碑附着在产品之上,为产品赋予独特的价值。
社群营销主要依靠于社群关系,通过社群成员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让信息和数据以平等互换的方式流通。这就使社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分享与交流,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创建生态环境更加健康的社群,使社群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以吸引更多具有相同兴趣、价值、主张和爱好的成员,扩大社群规模并最终提高社群营销效果。
社群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不同,它是一个通过社群成员的信息分享进行自我创造,进而实现社群自我运营的营销方式。社群成员的参与度和创造力是社群正常运转的前提,因此社群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还要进行社群成员的更替,替换掉那些不能为社群产生价值的成员,吸引更多愿意为社群创造价值的成员加入,以保持社群的活力,同时也使社群的组织结构更加完整,保证社群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社群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激发社群成员展开创造与组织能力,促进社群产品、服务、功能等的完善,以及社群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说,社群哲销是通过社群的自生长、自消化、自复制能力来实现运转,并以社群成员的创造机制为链条进行发展并打造营销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