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函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学习课程-蔡其矫的诗歌

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11 11:52:20

    蔡其矫的诗歌

    蔡其矫(1918-2007),福建晋江人。幼年侨居印尼。11岁时归国。1938 年去延安,在鲁艺学习。次年到晋察冀边区,从事教学和文化工作。50年代出版了诗集《回声集》、《回声续集》、《涛声集》。“文革”后的诗集主要有《祈求》、《双虹》《福建集》、《迎风》、《醉石》、《倾诉》,自选集《生活的歌》、《蔡其矫诗选》等。

    蔡其矫是当代的重要诗人。从40年代以来,他的写作一直没有中断。40年代写于解放区的一些诗《兵车在急雨中前进》、《张家口》),可以见到惠特曼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自由体诗的风格(当时,蔡其矫正翻译惠特曼的作品)。在来自“解放区”的诗人中,蔡其矫走的艺术路线,与晋察冀诗人,如抗战早期的田间,以及陈辉、魏巍、邵子南等相近,即主要以自由体诗的体式,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情绪。这一“路线”在进入50年代之后,如果不转化为“政治诗”的创作(如郭小川、贺敬之),则受到较多的冷落,也不能如以民歌体式来表现劳动者生活的诗那样受到推举。50年代,受当时诗风的影响,他也写了一些歌颂新生活但缺乏个性的作品。当他试图寻找自己的诗歌道路时,那些作品却被冠以“唯美主义”“(《南曲》、《红豆》)和“反现实主义”(《川江号子》、《雾中汉水》)的标签,多次受到批判”。“文革”中,一度成为“现行反革命分子”,流徙在闽西北山区八年。不过,蔡其矫并没有放弃写作,未在刊物发表的作品在当地文学青年中传抄,影响了包括舒婷等在内的青年诗人的写作。

    蔡其矫强调诗人的创造应以“全人类的文化成果”作为背景。他处理的题材、诗歌想象方式和语言,更多受西方浪漫派诗歌的影响(50年代以后,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养分的吸收)。他认为诗“必须是从我们整个心灵、希望、记忆和感触的喷泉里射出来的。”和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诗人一样,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感和政治意识。1962年写的《波浪》,是对人民力量的象征(对水藻是细语/对风暴是抗争)。“文革” 期间也写了许多具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作品, 如《悼念》、《哀痛》、《祈求)、《木排上》、《玉华洞》等”。可能受到智利诗人聂鲁达的启示”,他又以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对人的关怀,写了大量的爱情诗、山水诗和表现故乡(福建)人文地理、历史习俗的风物诗。女性的美和大自然的美,是他经常涉及的诗歌主题。他认为,自然的美根源于人类美的精神的照耀。这提示了他不少作品想象、构思的线索:揭示人的感情活动,常从自然中找到比喻和意象;在对自然的描述中,则贯注人的活泼的生命。

    人道主义是贯穿蔡其矫诗歌的精神线索。他曾用惠特曼的诗句,来表示这一立场:“无论谁心无同情地走过咫尺道路/便是穿着尸衣走向自己的坟墓”,对于他来说,人道主义是社会理想、伦理准则,也是写作的动力和目标。他坚持对人类未来的信心,认为诗人可能是一座桥梁,经过斗争,甚至是孤立的挣扎,来联结现实和梦想,将美和欢乐带给世界。在艺术方法上,蔡其矫称自己处在“传统和创新的中途”,他的任务是“过渡”:既不向“传统贴然就范,也不转向退出,而是在两者之间自立境界”。在七八十年代诗歌革新运动中,蔡其矫和牛汉等,虽然与青年诗人的艺术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却始终给有时候处于困难境地的探索者以支持,建立了当代诗界并不经常出现的那种扶持,并认为可以超越的“代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