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函授《文学概论》学习课程-理想型文学

院校:上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1-03-03 11:44:17

    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表现性

    现实型文学立足于现实,突出再现性,理想型文学则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理想,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想象、理想、幻想)直接表达出来。显然,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现实型文学反映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现实生活,理想型文学则艺术地创造理想的世界,表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创造了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耕自食、人人平等的理想乐土,《西游记》中表现的自由遨游于天地之间,在磨砺中终成正果的愿望都富有极为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时,理想型文学也重在表现情感。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理想型文学与注重客观再现的现实型文学不同,它极大地突出了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它的情感态度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事物的描绘之中。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艾斯米拉达、卡西莫多、富娄洛神父的情感态度是极为明显的,作者就是用自身的情感评价引导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因此是非分明。

    2.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以形象的夸张与变形来凸现情感的真实。理想型文学并非完全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这种素材一经作家的处理,便具有了夸张、变形的色彩。如《聊斋志异》中那些亦真亦幻的故事,是鬼的世界还是人的世界?鬼有着人的七情六欲,鬼比人更有情有义,作者在现实世界之外另设一虚幻的世界,作为现实的对照物,表达他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现实型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的多是现实中存在的平凡的普通的人与事,而理想型文学以想象和幻想表现作家的理想,塑造的多是作家理想中的英雄。由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所决定,现实中的人物很难符合他们的要求。于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等便成了理想型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由于现实中难以提供其所需要的理想的表现对象,理想型文学便大胆地发挥想象、幻想的能力,虚构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既不受生活真实的约束,也不为时间、空间所限制,只要能充分表现主观理想,符合情感的要求,任何奇幻的事物都可以创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想象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宁静辽远、金碧辉煌、和谐温暖的世界:“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想象中的世界与现实的图景形成了对照,所以自然地引出了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情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