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函授专升本学习课程《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院校:徐州工程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25 10:52:24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具有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的载体,满足了各类发行人和投资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成为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中发展迅速、颇具活力的金融产品之一。

    资产证券化的载体资产担保证券从诞生起就带着明显的金融创新特征。从理论上说,它是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从实践上讲,它是金融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

    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是经过投资银行把企业的一定信用资产作为担保而进行的证券发行,是一种与传统证券筹资十分不同的新型融资方式。进行资产转化的企业称为资产证券发起人。

    发起人将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等,分类整理为一批信用资产组合,出售给特定的交易组织,即金融资产的买方(主要是投资银行),再由特定的交易组织以买下的金融资产为信用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用于收回购买资金。这一系列过程就称为资产证券化。

    由此可以概括给出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 的严格定义是:是将企业资产负债表内流动性较低的存量金融资产,通过信用增级(Credit En-hancerment)转变成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即通过金融工程技术,将可以预见的现金流组合成为不同支付次序、不同信用级别和不同档次收益率的收益证券,以提供给各类投资者相应风险、评级、支付期限以及收益率的固定收益类证券或票据。

    其中,资产支持证券主要是各类债务性债券,包括商业票据、中期债券、信托凭证、优先股票等形式。资产支持证券的购买者与持有人在证券到期时可获本金、利息的偿付。证券偿付资金来源于担保资产所创造的现金流量,即资产债务人偿还的到期本金与利息。如果担保资产违约拒付,资产证券的清偿也仅限于被证券化资产的数额,而金融资产的发起人或购买人没有超过该资产限额的清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