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函授《宏观经济学》学习课程-丹尼森的经济增长模型

院校:唐山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1-03-01 10:02:32

    丹尼森的经济增长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 Edward F. Denison)是继索洛之后最全面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丹尼森借助于索洛的分析框架,分析了1929-1982 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得出了自己的分析结果。

    为使分析准确,首先丹尼森把考察期间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时期区别对待。然后他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人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生产要素投人量,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人的结果,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余两项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则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 (5)知识进展;(6)影响单位投人产出量的其他因素。

    丹尼森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数量的测定,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再把分配的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在1985年出版的《1925-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人的历史统计数字,对上述各个增长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运用1929-1982年间的数据,丹尼森计算出2.9%的年实际产量增长率中的1.9%应归功于要素投人的增加。每工作小时产品的增长率为1.58%,其中1.02%应该归功于技术进步。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其原因可以部分地从经济增长的分解式中得到解释,即劳动的产出弹性相对较大,所以劳动的增长率就有相对大的权重。

    下面来看要素生产率增加或每单位要素投人产量的源泉。令人震惊的事实是,知识的进步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约有2/3的贡献。此外,资源配置这一因素对要素生产率增加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例如,人们从薪水少的工作“跳槽”到更好的工作,从而导致产量的增加或收入的增长。另一个重要情形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而引起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