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衡阳师范学院函授-小学教育学习课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

院校:衡阳师范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0-31 09:22:52

    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长期以来,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工作者和第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一个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方向,关系到语文教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的问题。由于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经过一代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终于取得了这样一个明确的认识: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受到教育。对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从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来看
    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思想教育是各科承担的共同任务,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其理解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特定的任务。不能很对地完成上述特定任务不是好的语文教学,同样,忽视思想教育也不是好的语文教学。语文工具是受思想支配的工具;思想性应寓于训练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之中。把工具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一—培养语文能力的最佳效果和陶冶性情、打动人心的思想教育效果。总之,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应当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做到二者的辩证统一。
    2.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来看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凭借一篇篇课文。任何一篇课文,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的。过去人们习惯用“文道关系”来表述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关系。南朝的刘勰说“文以明道”,唐代的李汉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宋代的周敦颐说“文以载道”。虽然有“明”“贯”“载”的不同说法,但是,他们对“文”与“道”的关系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文章的“文”和“道”的关系,与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在于,文章的“文道统一”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应当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二者的不同是,认识到文章“文道统一”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在教学中就能很好地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有了二者结合的意识是前提,在教学中做到有机结合是关键。
    3.从阅读教学的过程来看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当然要着力抓阅读基本功的训练。但是,实践证明,任何一项阅读基本功训练,像理解词句,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学习表达方法,乃至朗读、默读等等,要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都不能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孤立地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了解文中写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总之,是要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而理解思想内容离开了语言文字,得到的认识也是肤浅的、苍白的、没有根基的。由此看来,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和语言训练紧密结合、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同步培养提高的过程。
   (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性,如何体现、落实在阅读教学之中,有一系列的具体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思想教育要全面地理解
    思想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十分宽泛,不仅限于政治思想方面以及道德品质方面。它既包括《义务教育大纲》中提示的热爱相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载教育,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也包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教育。总之,未来社会需要的所有好的思想的、道德的、理念的、文化的教育因素都应包括其中,诸如,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据此,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内容丰富的课文,今后还应不断扩大选文范围,将思想内容的触角伸到现实与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不拔高,不外加,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以便收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2.明确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基本途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从语言文字人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即“从文入手,以文悟道,因道学文”。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阐明,不再赘述。教学实践证明,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有效方法,是从语言文字人手,善于“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有一位教育家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确是至理名言,它道出了“渗透”的真谛。在具体操作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准确把握思想教育的“渗透点”,紧扣教材,渗透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范围、深度是由教材本身决定的,不能有腿意性。至于思想内容的深度,有时还要做到“深文浅教”,符合至生的接受能力。而教材中没有的思想内容,一定不要外加或随意扣展。例如,《啄木鸟》一课,原本是介绍益鸟的知识,讲啄木鸟消灭害虫,保护树木,有益人类。一位老师却将思想教育扩展到“啄木鸟消灭害虫是在向雷锋叔叔学习”。这是一个典型的离开课文内容、空泛地进行思想教育的例子。
   (2)“渗透”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一定要能够体现语文教学“激情一动情”的思想教育的特点。常用的方法有:
    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渗透思想教育。如一位老师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抓住重点词语“代价”提问:朝鲜人民为了帮助志愿军,都付出了哪些代价?学生经过读书、思考,作出回答:大娘昏倒在路旁、失去小孙子,小金花失去妈妈,大嫂失去双脚。这些内容体现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通过体会这些内容,“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2)创设情境,自然渗透。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描写了山河的秀美、英雄的壮美、人格的真、善、美,教学这些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不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教育。
    3)以读激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于饱含思想感情的课文,教师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以读激情,以读传情,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潜移默化但又往往是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
    3.防止片面性
    在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上,长期的教学实践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由于种种原因,要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提问、回答,总是就内容说内容,就情节论情节;学生动手,则多是抄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把阅读课上成串讲串间课文内容的问答课,语言文字训练似有实无,反映出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轻语言文字训练的片面性。常见的另一种情况则相反,片面强调语言文字,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忽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感悟,把阅读课上成离开课文内容的词句练习课,反映出重语言文字、轻思想内容的片面性。我们必须时刻警惕,防止片面性,坚持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统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