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三章第六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院校:华东交通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07 16:02:13

    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实际上,每个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具有消极的影响。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变化的特点,国内外的研究很多。20世纪30年代,彪勒(C.Buhler)、格林(E.H.Green)、雪莉(M.M.Shirley)等一批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儿童出生以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姆怕格(AMS.THolmlbeg)的研究发现;12-16个月的婴儿相互之间的行为,大动有一半可以被看作是破坏性的或冲突性的,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冲突行为呈下降趋势。到2岁半,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冲突性交往只有最初的20%。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起因及发展特点

    研究者根据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起因的观察分析(张文新,1996),将学前儿童攻击起因分为八种类型:

   (1)获取他人的物品;

   (2)保护自己的物品;

   (3)争夺空间(座位、活动场地等);

   (4)帮助好朋友或受他人指使;

   (5)在游戏或其他活动中产生纠纷;

   (6)他人违反纪律和行为规则;

   (7)无故挑峰、欺负他人;

   (8)报复反击(在受到他人伤害、干扰后对他人进行攻击)。

    统计结果显示,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起因次数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各类起因出现的次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1)报复还击;

   (2)保护自己的物品;

   (3)无故挑衅、欺负他人;

   (4)在游戏或其他活动中产生纠纷;

   (5)他人违反纪律和行为规则;

   (6)获取他人的物品;

   (7)争夺空间;

   (8)帮助好朋友或受他人指使。

    由此可见,婴幼儿时期儿童的攻击与冲突主要是由物品或争夺空间引起的,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攻击所占的比例较小。进入学前期后,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攻击行为逐渐增多。儿童4岁半时,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游戏规则、行为方式、社会性比较等)引起的攻击性行为,与由空间问题引起的攻击性行为首次达到平衡。此后,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基本是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类型和表现方式的发展特点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发展变化来看,学前儿童不仅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而且其冲突更多是为了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等,主要采用的是“工具性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由行为规范等社会性问题而引起的攻击越来越多,攻击的对象大多以人为中心,主要采用的是“敌意性攻击”。由工具性攻击逐渐向敌意性攻击转变,敌意性攻击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在整个学前期,工具性攻击逐渐减少,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多。我国学者张文新(1996)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两类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组中的次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小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明显多于敌意性攻击,大班正好与小班相反,中班儿童两类攻击之间的次数不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的儿童具有了推测对方的意向和动机的能力,所以儿童的报复就更多地指向攻击者本人。

    从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来看,3岁前的儿童更多地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3岁后的儿童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加。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儿童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而且也因为成人社会期望与行为规则的变化。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对大年龄孩子出现的身体攻击比较重视,坚决予以制止,而对他们的言语攻击容易忽视。

   (三)学前儿童对攻击意图的认知及其对攻击行为调节的发展特点所谓对儿童攻击意图的认知,是指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对他人的意图、动机的认知与理解。道奇(Dodge,1980)的研究表明,当同伴的意图明显表露出来时,攻击性和亲社会儿童都能根据这一动机相应地改变其报复行为。只有在意图模糊不清的条件下,攻击性与亲社会儿童才会在对待他人的行为上产生差异。攻击性儿童更多的是对他人的行为作敌意性归因,而亲社会儿童则作友善性归因。道奇还提出了著名的“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A reformulate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children'ssocial adjustment,以下简称“SIP模型”),认为儿童面临某一特定的社会情境的时候,在做出行为反应之前,会首先经过一个特定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识别面临的情境线索、对这些线索进行编码解释、根据对线索的解释去选择并澄清行为目标、组织建构可能的反应方式、预期反应的结果并决定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直至最后实施行为反应。近20年来,众多研究者采用SIP模型先后对攻击性儿童和亲社会儿童的社会认知过程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攻击性儿童和亲社会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上有很大的不同(见表3-5)。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仅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能力在迅速发展,同时开始把对他人的行为意图的知觉整合到自己的行为反应中去,即认知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日益增强。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变化有不同的发展趋向,具体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一是起因由争夺空间和物品向具有社会意义事件引起的攻击行为变化;二是类型由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变化;三是表现方式由身体攻击向言语攻击变化;四是攻击同性别同伴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小班儿童攻击同性别同伴与异性别同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从中班起,学前儿童攻击同性别同伴的比例多于异性别同伴;到幼儿园大班,两者则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