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函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学习课程-昌耀的诗歌

院校:西安音乐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11 11:55:33

    昌耀的诗歌

    昌耀(1934-2000),湖南桃源人。1950年弃学从军,参加朝鲜战争,1953年负伤归国,随后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响应“开发大西北”号召,到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著有诗集《昌耀抒情诗集》、《命运 之书一昌耀40 年诗作精品》、《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蓝星诗库”)、《昌耀诗文总系》等。

    90年代后期,昌耀诗的价值开始得到诗歌界的重视。他50年代初开始写诗。在此期间,编选流传于青海、甘肃一带的民歌,辑为《花儿与少年》”。1957年,因在文学刊物《青海湖》(西宁)诗歌专号上发表十六行的小诗《林中试笛》,成为“右派分子”,随后,就是长达22年的监禁、苦役、颠沛流离的生涯。关于这段经历留下的印记,昌耀说,“与泥土、粪土的贴近,与‘劳力者’、‘被治于人者’的贴近”,使“我追求一种平民化,以体现社会公正、平等、文明富裕的乌托邦作为自己的即使是虚设的意义支点。

    个人坎坷的人生体验,融人一个民族的历史生活之中,使他很快将自己诗中的历史意识,从对某一历史过程作简单评判中解脱出来,而倾心于贯穿不同历史时代的古老、然而新鲜的命题:对爱和生命的审视和吟咏。他从古老的、带有原始表征、并且世代绵延不息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美,尤其是在艰苦、充满磨难的人生境遇中发挥的生命的勇武、伟力和韧性,灵魂中躁动不安的对达到彼岸的渴求。在这种时候,昌耀冷峻、雄浑的诗行中,流贯着英雄的血液。与这种体现伟力和“内在质感”的诗质相伴随的,是昌耀诗中强烈的悲剧性的因素,对生命的不幸,对或患哀或壮烈的死亡“旋风在浴血的盆地悲声嘶鸣”的战死者,被误杀的蜜蜂的深切不安与关切。

    在昌耀的诗中,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形而上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80年代后期到他去世的十余年中,愈发扩大、加深。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他强烈体验到,怀乡人、朝圣者、东方的勇武者、为太阳和巨灵召唤的赶路者、负笈山行的僧人,在一个“红尘已洞穿沧海”,“神已失踪,钟声回到青铜”,而“游牧部落失传他们的土风”的时代的眩惑和孤愤;他用“烘烤”来描述这些“孤儿浪子”、“单恋情人”的精神的悲剧处境。

    昌耀对诗有一种“殉道者”、“苦修者”的执着态度。他向着所确立的“仅有”、“不容模拟”的方向而“废寝忘食”、“劳形伤神”。他的诗歌的重要价值是从50年代开始就离开当代“主流诗歌”的语言系统,抗拒那些语汇、喻象,那些想象、表述方式。为着不与诗界的“流俗”和“惰性”相混淆,也为了凸现质感和力度,他的语言是充分“散文化”的。他拒绝“格律”等的“润饰”,注重的是内在的节奏。常有意(也不免过度)采用奇崛的语汇、句式,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词语、句式相交错,形成突兀、冲撞、紧张的效果。诗的意象构成,一方面是高原的历史传说、神话;另一方面是实存的民族世俗生活和细节。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追求和最高贵的精神品质,就存在于日常的生活形态中,这是昌耀的哲学意识,也转化为诗的情感内涵和形态的构成因素。因而,高原的自然风景、生活事件和细节,在他的诗中不是“植人”的比喻和象征,而是像化石般保留着活的生命的印记。在短诗以及一些长诗的局部上,他倾心捕捉并凝定某一瞬间,以转化、构造具有雕塑感的空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