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函授《管理信息系统》学习课程-系统概述

院校: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1-03-17 09:37:27

    系统概述

    系统的概念是管理信息系统三大基础概念之一,来源于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古代,自然科学界往往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寻求共性和统一但由于缺乏观测式实验手段,科学技术知识又很贫乏,所以对很多事物只是看到一些轮廓及表面现象,往往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逐渐形成现代科学的系统观。现代科学的发展比过去要求在各学科门类之间进行更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的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 许多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系统科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系统”一词,目前提得很多,如信息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系统论、系统分析法等,但从各个角度所下的系统的定义各不相同。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一系列研究中提出了一般系统概念和一般系统理论,并于1954年建立了一般系统理论促进协会,系统的研究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1957年美国人古德的《系统工程》公开出版,系统工程思想有了充分实现的可能性。总之,系统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几乎包括一切与系统有关的科学和理论如管理科学运筹学信息论、控制论、科学学、行为学、经济学等。它给各门学科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它加强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

    一、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特性主要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

    (1)整体性。即系统的组成要素不唯一。一个系统至少要由两个或更多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或子系统组成。作为集合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的总和还大。即所谓的“1+1>2"

    (2)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表现为系统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3)相关性。一个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在发挥系统功能的过程中各司其职。

    (4)环境适应性。 系统在环境中运转。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系统。系统与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系统应与环境相适应,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这样才有生命力。

    二、系统的性能评价

    判断一个系统,特别是人造系统的好坏,主要根据以下4点:

    (1)目标明确。即系统运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相应的功能。

    (2)结构合理。结构合理才能实现系统的有效运转和相互配合。

    (3)接口清楚。子系统之间有接口,系统和外部的连接也有接口,因此接口应具有十分清楚的定义。这一点对于复杂的系统尤为重要。

    (4)能观能控。外界通过输人信息控制系统的行为,通过输出观测系统的行为。系统只有能观能控,对使用者才有意义,才能实现一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