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三章第二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发展特征

院校:牡丹江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0-02-07 15:02:40

    二、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发展特征
   (一)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婴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3个月开始短暂地集中注意人脸和声音,随年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内容增多,动作语言功能逐渐成熟,越来越多地出现有意注意。但学前儿童期稳定性差,易分散、转移;5~6岁后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集中时间约15分钟。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前儿童期的记忆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易记忆带有欢乐、愤怒、恐惧等情绪的事情。以后随着生活内容增多,范围扩大,记忆越来越广泛、复杂,记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小儿的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而且精确性差,暗示性大,常被人误认为说谎,随着思维的发展,才有了有意记忆和逻辑记忆,使记忆能力进一步拓宽加深,能记忆大量较复杂的事情。
   (二)思维和想像的发展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是人脑的高级活动,一般通过语言来实现。学前儿童的思维与客观事物及行动分不开,如边拿着玩具汽车边说“汽车来了”。2~4岁学前儿童的思维常以自我为中心,4一6、7岁学前儿意则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凭具体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演蜂推理。随年龄增加,小儿才逐渐学会了综合、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方达,使思维有目的性、灵活性和判断性,再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想像是一种间接概括的思维活动,1~2岁时想像处于萌芽状态,3岁后想像内容稍多,但仍为片断、零星的,学龄前期想像力有所发展,但以无意想像和再造想像为主,有意想像和创造性想像到学龄期才迅速发展。
   (三)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新生儿因出生后不易适应宫外环境,常产生消极情绪,2个月时积极情绪增多,尤其是在亲人怀抱中、喂饱后、房间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再伴有悦耳的音乐,婴儿则处于愉快情绪中。学前儿童情绪常表现为时间短暂、反应强烈、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易冲动,但反应不一致。随年龄增长,内抑性加强,情绪反应渐趋稳定,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6个月后能辨认陌生人时逐渐产生对母亲的依恋,至9~12个月时达高峰,随着与他人交往增多而逐渐淡漠。
   (四)意志的发展
    意志为自觉主动克服困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出生时无意志,随着语言、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期开始有意行动或抑制自己时,即为意志的萌芽。年龄渐长,语言思维发展越深入,社会交往越多,在成人教育的影响下,意志初步形成和发展。
   (五)性格的发展
    性格为主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出生后长期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而非先天带来的。婴儿期由于一切生理需要依赖成人,逐渐建立起对亲人的信赖性和依赖性。学前儿童时期已能独立行走,说出自己的需要,自己吃饭、大小便,故有一定自主感,但又未脱离对亲人的依赖,常出现违拗言行和依赖行为相交替现象,学龄前期小儿基本能自理、主动性增强,但主动行为失败时易出现失望和内疚。总之,儿童心理发展的情况,可以从动作能力、语言能力、应物能力和应人能力及心理活动发展特征等方面加以评价,应熟悉正常发展规律,以便及早发现偏异,及时加以矫治。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