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专升本(金融学专业)第11章第三节学习课程:风险管理技术

院校: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0-02-07 14:36:04

    第11章  风验管理

    第三节  风险管理技术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当个人或机构决定拒绝接受损失风险或消除既存的损失风险时所采用的风险管理技术。一般来说,风险回避的方法是放弃或终止某项活动,即在尚未承担风险的情况下放弃或终止某项活动,拒绝承担风险。比如担心股市大跌,就不买股票以彻底回避股市下跌风险。风险回避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技术。但回避通常是不可行的如银行担心贷款损失就不发放贷款,这显然是行不通的。金融机构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应采取风险回避措施:蕴涵风险的业务不是主要业务;风险太大而无法承受或风险与回报不对等;风险较为复杂或对其有效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超出了金融机构现有的风险管理能力,且无法将其转移。

    二、风险控制技术

    风险控制技术实际上是通过降低意外损失的预期频率或严重程度来减小风险。风险控制技术包括损失预防、损失抑制、风险隔离、复制、分散风险等。这些风险控制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一)损失预防

    损失预防是在识别出某种风险并经过分析后,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预防性措施,以降低某一特定风险的预期损失频率。如金融机构认识到在向小企业发放抵押贷款的业务中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于是严格制定审查制度,叮嘱信贷员谨慎行事,并注意抵押物的质量和易出售性,贷款发放后密切关注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这些都是对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效的预防性措施。一般来说,无论是否还采用其他的风险管理策略,预防策略是各类金融机构都必须使用的。损失预防是一种较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管理效果好的特点。

   (二)损失抑制

    损失抑制是指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损失扩大,旨在降低某一特定风险的预期损失程度。损失抑制更常见的是事后的补救、追偿等。例如发生银行挤兑事件后,为防止事态继续扩大,银行应对客户进行劝说或者作出某些承诺,以便争取时间采取其他措施,避免造成破产。在很多情况下,补救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不能过多地依赖这种方法。

   (三)风险隔离

    风险隔离是损失控制方法的延伸,是将损失风险相互隔离,从而最小化单一事件的负效应,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例如,为防止因同一事件遭受共同损失,商业机构将存货存放在不同地点的小仓库,而不是将所有存货放在一个大仓库。

   (四)复制复制技术是利用重要财产、信息等的替代品、备用品或复制品来降低风险。如果原始的受到破坏,就启用复制品。例如,制作重要单据和资料的复印件,并利用隔离技术将它们保存在安全的地方。

   (五)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与复制、隔离风险控制技术极为相似,是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的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总体损失。分散风险更多地用于管理投机风险。现实中,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普遍将分散风险作为其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风险融资技术

    风险融资技术是筹集资金用于损失支付或补偿的一种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融资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转移,包括保险和将损失成本转移给另一方的非保险技术;二是自留,即自我消化损失,包括在机构内部筹集资金补偿损失。两类风险融资技术不一定单独使用。许多风险管理措施既包括自留的要素也包括转移的要素,例如购买具有免赔额的保险,就包括对免赔额以内风险的自留,以及免赔额以上损失风险的转移。

   (一)转移

    1.保险

    保险是一种风险融资方法,也是风险管理计划的核心部分。保险是将被保险人因特定损失风险而产生的潜在财务后果转移给保险人的一种风险管理技术。保险买方通过付出小额财务成本,即保险费,换取由保险人赔付巨大损失的可能。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保险人收取保费,对保险合同承保的所有损失进行赔付。保险人还提供必要的服务,如理赔处理和责任索赔的辩护。作为一种融资型风险转移手段,保险有许多优越之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单物人在华华分个人快和心so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银行通过投保相应的信用保险或要求借款人投保保证保险而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2.非保险风险融资转移

    除了保险外,其他能够转移损失的方法,被统称为非保险风险转移技术,即将全部或部分损失风险转移给非保险人的另一方的风险管理技术,包括免责约定、保证合同和套期保值等。

   (1)免责约定。免责约定是指合同的一方通过合同条款将合同中发生的对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来承担,即通过针对其他事项的合同中的条款来实现风险转移。例如,银行某信用卡章程中约定信用卡只能由持卡人本人使用,因出租、转让或转借信用卡而导致的经济责任及产生的风险损失由持卡人承担。

   (2)保证合同。保证合同是指由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因其行为不忠实或不履行某种明确的义务而导致权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的一种书面合同。保证合同涉及保证人、被保证人和权利人三方当事人。借助于保证合同,权利人可将被保证人违约的风险转移给保证人。保证的目的在于担保被保证人对权利人的忠实和有关义务的履行,否则由保证人赔偿损失。例如,银行通过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而将信用风险转移给担保人。

   (3)套期保值。通过持有一种资产以冲销另一种资产的风险的金融交易就称为套期保值,其作用是抵消价格风险。套期保值通常与投机风险相关。套期可以用来冲销不可避免的损失风险,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常用的策略之一。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

    自留是可用的最有效的风险融资技术,甚至在可以利用保险时,人们有时也偏向于自留这种方式。自留也是风险融资技术的最后办法,任何不能投保或不能通过非保险风险转移技术转移的损失的经济后果都必须自留。在下面两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应该采取风险自留的方法:金融机构的资产或核心业务中所包含的风险的性质极其复杂,且难以向第三方转移,或转移时伴随的信息披露会降低其竞争力;为了获得某类风险的收益而必须接受这种风险。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其经营方式就是通过接受风险而获得风险收益,自留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补偿自留风险的损失的方式有三种:事前筹资、现时筹资及事后筹资。事前筹资是在损失发生前筹措资金用以弥补发生的损失,其主要优势在于弥补损失的资金筹集可以跨越几个预算期,主要的缺陷则在于占有了原本可以用于提高生产力的资金。这使事前筹资没有被广泛采用。现时筹资是在损失发生时提供资金用以弥补损失,是最常用和最经济的风险势在于在真正有需要之前,不需要准备任何资金;主要缺陷则是所有自留形式。它的主要一个预算期内节省下来的资金。事后筹资是指在损失发生后可以用于弥补损失的资金只是通过借贷(或其他筹措额外资本的方法)为弥补损失提供资金。假定一栋未投保的建筑物因毁坏严重而必须重建,所有者可能会通过借款来支付重建的成本,这时所采用的就是事后筹资如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使用风险转移的方法。需要注流的是,本章在风险管理技术中提到的风险转移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属于风险融资技术的一种。

    本章小结

    1.风险指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社会性和发展性等特征。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构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同常企限本人承:受高周本员路及维意些,及健室产整算或操人级了主现风险与客观风险,时事故导致损失。

    2.风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本务风险与非财务风险,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等等。金融风险是根据风险承担者来划分风险而产生的一个概念。

    3.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使损失降至最小,其具体目标可分解为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两大类。损失前目标包括效率、可承受的不确定性、合法和社会责任,损失后目标包括生存、经营的持续性、盈利性或收益的稳定性、增长和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考察各种风险管理的可行性、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技术、实施风险管理技术以及监控结果等步骤。

    4.风险管理技术可分为风险回避、风险控制技术与风险融资技术三大类。风险回避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技术,但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回避。风险控制技术包括损失防范、损失抑制、风险隔离、复制及分散风险等。风险融资技术包括转移和自留两类。

    思考题

    1.风险的含义是什么?

    2.简述风险的特征。

    3.简述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简述风险的分类。

    5.试述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6.试述风险管理中的控制技术和融资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宣清。保险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海燕.保险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刘连生,中河。保险学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4]张虹,陈迪红.保险学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特瑞斯·普雷切特.风险管理与保险[M]:中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徐爱荣.保险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徐海洲,牛国富,王锦然.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汪祖杰.现代保险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中曙光.现代保险学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袁宗蔚。保险学——危险与保险[M]:增订34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1]张强,乔海曙.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12]杜慧芬。金融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

    [13]Eric A Wiening.Foundation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M]:1ed.InsuranceInstitute of America.American Institute for Chartered Property & Casualty Underwriters.2002,9.

    [14]安东死·桑德斯,马西娅·米伦·科尼特。金融风险管理[M]:5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