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函授《语言学》学习课程-“两线”斗争

院校:安微师范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1-01-11 17:34:48

    “两线”斗争

    (1)上古时期的两线斗争。

    围绕着“名与实”的问题,两线斗争在西方和东方几乎同时涌现。在西方,大约是公元前469年至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的两个学生赫尔摩根与克拉底洛展开了第一次争论。赫尔摩根主张名由人定的习惯“约定论”,克拉底洛则主张名实相应的“本质论”。苏格拉底开始支持克拉底洛的"本质论”,后来又支持赫尔摩根的"约定论”。第二次的争论时间比第次的争论时间长得多

    以亚里土多德为代表的方坚定 支持“约定论”,并提出“类比论”,他与赫尔摩根一样,实际上主张“整齐论”,重类似与规则性。与此相反, 以芝诺创立的斯多葛学派为另方偏爱"本质论”。他们的理论被称为“不规则论”。他们与克拉底洛样 .实际 上主张“参差论”.重驳杂与不规则性。我国关于“名与实"问题的讨论开始得更早。从孔子、老子、墨子到荀子,各家都有不少论述

    (2)中古时期的两线斗争

    第一次体现在七八世纪巴施拉学派 与苦法学派的争论上。巴施拉与苦法是古阿拉伯的两个城市.以两巴维西为代表的巴施拉学派偏重古典阿拉伯语法,强调整齐严谨:以基塞为首的苦法学派着重研究许多活的游牧部落的语言强调参差与差异。第二次体现在十三四世纪的摩迪斯泰学派与普利西安语法的争论上。摩迪斯泰学派面向理论,重程式化形式,不考虑实际言语情境;普利西安语法则面向语言材料,立足文学文献,重实际用法。

    (3)近古时期的两线斗争。

    第一次体现在17世纪的唯理论与经验主义之间的斗争上。波尔.罗瓦雅尔修道院的普遍唯理语法是唯理论的突出代表,他们认为语言是思想的表现,思想是普遍的,所以语法也是普遍的。他们把语言看作人的天赋,看作人类理性的表现,是从语言内部研究人类语言。与此相反,被人尊为现代欧洲语义学鼻祖的洛克发扬了培根、贝克莱、休谟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外部感官的印象。第二次是以赫尔德的唯理论和哈里斯的普遍唯理论为一方,与孔狄亚克的洛克理论和霍恩图克的经验主义为另-方的争论。

    (4)现当代时期的两线斗争。

    现代语言学的两线斗争首先表现在“谱系论”与“波浪说"之间,以及青年语法学派与方言地理学派之间的斗争。“谱系论"的典型代表是德国的施莱歇尔。他认为,世界上有不同的语系,每个语系都有它的原始语。这种原始语好像一条树根,所有同系的语言都是由这条树根生长出来的枝条,所以每种语系都可以画出一棵完整的谱系树。他的学生施密特不完全同意赞同老师的观点,他提出“波浪说"来补充。他认为语言之间的关系不是像树干与树姑孤样救客的单系只要它们之间有接触,就会形成各种波浪的关系,包括音变在内的语言
变化便会在特定地区的方言甚至语言之间不断扩散。青年语法学派把历史比较语言学带人高峰期。他们的口号之一是“语 音规律无例外”,充分体现了“整齐论”的精神。与此相反,以舒哈尔德(H.Schuchardt)为代表的“词与物”学派浮士勒唯美学派和新语言学派则站在“参差论”的立场顽强地表现他们自己。舒哈尔德的学生吉耶龙(J. Gillieron)提出与“语音规律无例外”相对立的口号: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普通语言学的两个奠基人索绪尔和洪堡特有他们的共同点,即善用两分法,比较全面深刻地论证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他们的不同点是索绪尔在全面论述的基础上倾向"整齐论",强调语言的、内部的、共时的语言学;

    洪堡特在全面论述的基础上较倾向“参差论",强调语言的民族性、文化性、 创造性。在洪堡特与索绪尔之后,“整齐论"的继承者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语言学;“参差论”的宣传者是社会心理学派伦敦学派、系统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交叉语言学。总的说来,在语言学史上“整齐论”一方偏重于超社会的理论的、形式的有规则的、整齐的、同质的、相对静态的语言的语言学和内部语言学,善于运用公式与推理;“参差论”一方则偏重于社会的、实际的、功能的不规则的、差异的、异质的、相对动态的言语的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善于运用调查与统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