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函授《行政管理》学习课程-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制定的特点

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0-06-04 09:26:11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制定的特点

    由于危机决策在政策问题和制定过程等方面的复杂性,与常规决策相比,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权力的集中

    鉴于公共危机所具有的破坏性,危机决策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危机事态的蔓延,将公共危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最大可能地保护社会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就要求危机决策必须在快速、高效的情况下做出,否则就会延误危机救治的最佳时机。与平常的政策制定过程相比,危机决策比较注重决策的时效性和执行的一致性,因而在决策体制方面也与平常的政策制定环节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危机状态的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知性,使得危机决策者根本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来遵循政策制定的惯有程序,比如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举行听证会等。由于危机决策在时效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就要求将危机管理的决策权力相对集中在最高决策者手中,以便决策者能够随机进行决策。比如在1998年长江防洪过程中,就“荆江分洪"问题存在着“分与不分”的争议,时任国家防洪抗旱总指挥的温家宝副总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危机决策,决定“不分洪”,这一决策有效地缩小了“洪水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二)决策方式的权变

    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对危机决策者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公共危机决策具有权变性。这种权变性一般要考虑到以下几个约束条件:

    (1)决策时间的紧迫性。由于危机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决策者不可能收集到完全的决策信息。这就要求决策者在进行危机决策时,只能够根据自身的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权变式决策。

    (2)决策信息的有限性。与决策时间紧迫性相联系的是危机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决策者不可能等到完全弄清公共危机的来龙去脉之后再进行决策,因而危机决策总是在决策信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常规决策过程中,决策者总是试图追求决策信息的“最大化" ,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我们都不可能做到决策信息的“最大化”,只能够是“有限理性决策”。在危机决策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三个方面的信息有限性:一是信息的不完全,决策者不可能掌握到所有与决策有关的信息:二是信息的时滞性,决策者往往只是根据危机发展的前一个阶段的信息来决策;三是信息的失真性,由于决策信息在传递过程经常会受到“噪音”的影响,因而决策者所得到的决策信息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出人,决策者又没有时间去考证。

    (3)决策人才的匮乏性。公共危机的爆发,首先会使危机决策团体的心智效能检验真实的能力及道德判断力普遍受到破坏,致使决策集团“茫花然不知所措",出现集体性的“决策无能”。其次是危机决策过程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由于一大部分公共危机是由某个特殊领域里的单个危机造成的,如地震、洪水疾病等,这就需要危机决策者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制定出无效甚至是违背常理的政策。

    (三)决策程序的简化

    与常规决策不同,危机决策没有遵循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要求。通常情况下,我们强调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遵循程序要求,比如政策制定的问题识别、方案规划和方案择优等环节。而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化的决策,危机状态的特殊性,要求危机决策的程序在不损害到决策的合理性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简化的决策程序能够为治理公共危机赢得宝贵时间。

    (四)决策效果难以预料

    正如上文所讲到的那样,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而非程序化决策往往又是一种模糊决策和非预期决策。那么,在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会不会存在政策走样?决策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由于危机决策的紧迫性,决策者没有充分考虑的余地,因此危机决策的结果都是很难预料的。因此,危机决策总是机会与困境并存,正如史蒂文,芬克所说,“中国人早在几百年前就领会了这-思想。在汉语中,组成危机的两个字分别表示危险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