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函授《美学教程》学习课程-崇高的含义和特征

院校:大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29 09:58:45

    崇高的含义和特征

    崇高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励,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在西方美学史上,崇高作为一个独特的概念,最早由朗吉弩斯提出。公元3世纪雅典的修辞学家朗吉弩斯(213-273) 在谈论崇高中从修辞学的角度提出:“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朗吉弩斯认为“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开始便 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一对一切伟大的、 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所以,对于人类的观照和思想所及的范围,整个宇宙也不够宽广,我们的思想往往超过周围的界限。你试着环视你四周的生活,看见万物的丰富、雄伟、美丽是多么惊人,你便立刻明白人生的目的究竟何在。”(《崇高论》朗吉弩斯)因此,崇高的作品让人振奋,让人“襟怀磊落,慷慨激昂,充满了快乐的自豪感。”朗吉弩斯指出,崇高应该具备五大因素: 1、 庄严伟大的思想。2、强烈激动的情感。3、修辞的妥当运用。4、高尚的文词。5、庄严生动的布局。朗吉弩斯认为,前两种因素更为重要。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少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也都开始重视崇高的美学范畴,并且针对此产生了一些看法。

    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者博克,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崇高以及美的不同点。他认为,人的情感分为两类,即自我保全和相互交往。自我保全的情感与危险和痛苦相关联,因此,能够产生一种明显的痛苦、恐惧等感觉,无法产生积极和快感。但是,当危险和痛苦消失的时候,人们产生的痛苦和恐惧的感觉也会逐渐消失,在这之后也会产生一种愉悦。可见,这种愉悦由痛苦转化而来,那么这种由痛苦转化而来的愉悦就是崇高感。相互交往这种情感则与爱联系在一起,所产生的是积极的快感,这是美感,因此,只要能产生积极快感的东西都是美的。“当危险或痛苦发生的影响过于接近时,它们不能够造成任何喜悦,只会令人恐怖。但是当隔着一定距离,存在着一定的改变时, 它们是能够而且事实上常常是令人喜悦的。”(《现代文艺理论译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知识产权出版社)博克认为,崇高的对象能够引起我们痛苦等惊异情绪,在初期引起人的痛苦、恐惧等情感。当然,并不是所有引起痛苦的事物都是崇高的,只有当危险的情况与人相隔着一定的距离,人相对安全的时候,痛感转化成快感后,才能被认为是崇高感。那么凡是能引起人们痛苦和恐怖的东西都能构成崇高,空虚、寂寞、晦暗、朦胧、黑夜等都能让人感到害怕,都有可能成为崇高感的对象。当我们无法驾驭某一种力量的时候,当某一种力量使我们陷人危险感,那么这种力量也能给人们带来崇高感。博克说马,当他被人驯服后做农活的时候,没有危险的时候,并不能感到崇高,可当马狂奔、昂首、狂野的时候,不仅能引起人的惧怕,同时也能引起人的崇高感。因此,当人面对自己不能征服的、不受拘束的同时对自己没有利害感的力量的时候,就会产生崇高感。在量上,体积庞大、长无止境、沙漠无际、海之汪洋、天空之辽阔等等,都能给人以无限感,也能给人以崇高感。那些粗犷的线条,凹凸而又阴暗的颜色,都能给人以崇高感,比如巨石嶙峋、高大重复的立柱、无限重复延伸的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