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三章第五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院校:兰州财经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24 09:40:11

    第五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存反映在劳动分工、产品和服务交换等复杂的系统中。这个经济系统内的大多数关系都被建构成有利于等价交换的组织结构。与此同等重要的是另一类人际关系,包括给予和获得帮助。这类行为不同于纯榨的经济行为,强调如何使他人获得帮助、安慰,感受到幸福感,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亲社会行为”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斯伯乐于1972年提出的,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应该归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将个体的社会性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类。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脂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合理的竞争行为也属于亲社会行为,因为它有利于社会发展,能与合作行为互相转换。它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是指违法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我国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大多采用假设情境问卷或直接观察儿童的方法进行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合作、助人、分享和安慰等是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亲社会行为可以使他人得到协助、支持或者从中获益,而且行为者通常并没有期待外部的酬赏,在很多时候甚至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亲社会行为按发生的情境可以分为两类: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和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人们常说的“见义勇为”,就是指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它是指为了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面采取的救助行动,蕴涵着帮助弱者、惩恶扬善的意思。这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在个体身上发生较晚,在学前儿童阶段比较少见。这也许与紧急情况下需要个体有较高的亲社会行为技能,或者与个人的责任感、人格特点、情绪唤起水平、被教助者的特点以及助人代价等因素有关。相反,儿童很早表现出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一般发生在目常生添中,不需要教即音生命危险,他们付出的仅仅是较多的时间、物质和精力的代价,却可能使个体得到各种精神和社会的补偿。如公共汽车上给有特殊需要的人让个座,主动打扫公共卫生等。亲社会行为从动机出发,还可以分为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和自私的、期望得到奖赏的亲社会行为两种。两者的结果虽然一样,但是其本质特征却大相径庭。

   (三)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首先,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可以从对他人的帮助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儿童因帮助他人而得到别人的感谢时,这种亲社会行为的结果既可以使他们的能力感与价值感同时获得满足,又可以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行为,既是友善和联盟的信号,又能引起接受帮助者的积极情感,从而可以促进儿童融入社会情境,促使交往过程中产生更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具有合作和助人品质的儿童,常常会使自己的社交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其次,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儿童对自我行为的调节。每一个亲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儿童的榜样,儿童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备自己日后所用。当儿童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他们通常会更仔细地观察和考虑这种行为是如何实施的,以此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样板,以监督自我行为的利他性。再次,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一般来说,鼓励儿童采取合作与助人行为的群体比那些不注重这些价值观念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友好,而且群体的效率更高。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