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专升本(民法专业)第三章第三节学习课程-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

院校:石家庄铁道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08 19:31:23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这里讲的民事法律事实即传统民法学上讲的法律事实,由于法律事实这个概念已发展成为法理学上的概念,因此我国民法学上将法律事实改称民事法律事实。
    不是任何事实都能成为民事法律事实,哪些事实属于民事法律事实,是民法上的价值判断问题。只有受民法调整,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才是民事法律事实。例如,购买车票、戏票、彩票,拾得遗失物,多付了货款,发表文章,完成发明,医疗事故,撞伤他人等是民事法律事实,睡觉、起床不是民事法律事实;结婚是民事法律事实,恋爱不是民事法律事实;有些客观烈如高起满落、家来务往,不是民事法律事实。客观现象因民事法律规危的规戴为民事法律事实,例如,法律规定了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食民事法律事实。
    二、民事法律事实构成
    有时良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只需要一个民事法律事实如,根据合同法,当事人有权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委托人或者受托人行使解酸。这样一个民事法律事实,委托合同即告终止。有时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事者滴灭、需要有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例如,遗嘱继承关系的发生,满爱。继承人留下有效的遗嘱、被继承人死亡和遗嘱继承人接受遗嘱继承三个民事律事实。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的总精称为民事法律事实构成,又称民事法律事实结合。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民事法律事实可分为行为和非行为事实两类。
    1.行为
    行为是指人有意识的活动。人的行为是人有意识的身体动、静。“动”角“作为”,“静”为“不作为”,总称为“行为”。从民法上看,应作为而不作为,应不作为面作为,都会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故“作为”与“不作为“都可成为酶事法律事实。行为是主要的民事法律事实,涉及范围很广,例如,抛弃所有权、题承财产、订立合同、转让商标使用权、董事会决议、汇票背书等,不胜枚柴。以是否合法为标准,行为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违法行为包费权行为和债务不履行行为。以是否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为标准,行为可分为限多行为、准民事行为(见本书第八章第一节)和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从没有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意思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例如,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等。
    此外,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有时也会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例如、质章财政机关向机关法人按预算微款、法院裁决某项财产归原告或者归被告所有等
    2.非行为事实
    非行为事实是指行为以外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曲事实,学理上义称自然事实,其中又分为事件与状态。事件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发生。例如,人的出生、死亡,发生自然灾害,难战争等。状态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例如,物的继续占有、生死不明、时的经过等。有学者不区分事件与状态,仅用事件的概念。区分事件与状态有法律意义。
    例如,战争爆发可能是当事人无法预料的,战争爆发是事件,可认定战争为不可抗力而免除债务人的义务与责任。战争持续进行是为状态,在战争状态下当事人订立合同,则当事人不能主张将战争状态认定为不可抗力而请求免责。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