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函授《行政管理》学习课程-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主张

院校: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6-03 08:17:41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主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矛盾多发的除段。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等都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地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思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加强公共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第五,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