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函授《语言学》学习课程-汉字为什么没有演变成表音文字

院校:黄山学院 发布时间:2021-01-14 20:15:28

    汉字为什么没有演变成表音文字

    汉字和其他的古老文字一样,山是从图画和更刻,成者从文字间和图画字蓬步演变过来的,这从甲骨文和金文的资料就可以证明最初出现的汉字字符大都是形象地基画事物的行号,概括起来这些表形的字符又分别有“象形指事、会意”种情况。 如果从这些表形的文字的不同作用看,也可以说汉字首先是从“象形”发展到了“表意”。

    “象形就是简化了的事物的图形这肯定是最早的造出来的汉字符号的形式。大汶口文化的陶文中能够解认出和甲骨文有明显渊源关系的几个符号全都是象形符号,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木”就画成树的样子,“火”就是火苗的样子繁体字的“门(門)”和“车(单)”就像门和车。金文中的“象马、牛、羊、鱼、似“这样的字也都是描集动物的样子。甲骨文中有些字只是图形简化了,但还是看得出事物的轮胞或有特征的部分。

    不管象形字怎么简化,必须像事物之形。但客观事物纷繁复 杂,而且具体事物有形可像.抽象事物却画不出来。于是人们只能采用另一种造字方法, 就是一指事”。比如“上”和“下”无形可像,就在一条长线的上下分别画条短线来 表示.后来才演化为现在的写法。 又如“本”和一刃”,树和刀好画但树的根部和刀的锋刃却不好画,于是就在“木”下加-短线表示树根,在刀口处加一短线表示是刀刃。 又如“彭”字 左边是一个鼓,右边的儿面表示鼓声:“晕”字是在“日”字四周画上儿画. 表示太阳周围的光量,等等。

    这就给人们造字以新的启发既然可以在象形字上加个符号梅成个新字 .那么自然也就可以在象形字上加上另外的象形字构成个新的字。这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且把它们的意义结合成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就是“会意”。比如“出”,由一个“止”和一个“山”组成,表示脚从土坎中走出来:“步”,包括两个“止”.表示两脚交替走路:“休"由一个“人”字和一个“木”字组成,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再如“ 立”从“大”从”一”.表示人站在地上:“陟”从“阜“从“步”,表示两脚登山:“降”从“阜”从“年”,表示两脚从山上走下来,等等。

    从单纯象形到利用象形表意,这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汉字只有到了表意的阶段,才能够记录语句,也才算形成了初步的文字体系。但是表意的方法毕竟还是要受到很大限制。因为语言是用声音来反映各种客观事物的。在语言中有表示事物共性的词,也有表示事物个性的词:有表示具体事物的词,也有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有实词,也有大量的虚词。例如,可以画出一棵树的样子“木”来表示“树”,可是树有千百种,如"桃、梅、橘、柿、松、柏、杨柳”等,又怎么能会意造字呢?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抽象概念,比如“思想、念、虑、忘、忆、悚、惑、忿、怒、怨、恐、惧、悲、愁"等,更不是靠会意可以造出字来的。这样汉字中就又开始出现假借表意字符来表音的假借字和一半表意半表音的形声字。 如果从假借字 和形声字的独特作用看,也可以说汉字又从“表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表音”。

    “假借”是汉字中比较早出现的一种纯粹 表音的方式。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不少的假借字。卜辞“其自东来雨?”这五个字中就有四个是假借字。比如“其”就是“箕”的初文,这里借作虚词:“自"最早是“鼻子”的意思,这里借作介词;“来”本义是“大麦”,这里借作动词。有了同音假借的方法.就可以用较少的字记录语言中较多的词语,甲骨文中假借字较多,就是因为当时字少的缘故。

    但是假借字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同音字和有多个意义的字也就使得字符表示声音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别意义的功能越来越小。如果沿着这条路走 下去,也就是如果字符数最继续减少,最后少到和语言中的音节乃至音素样多 .甚至完全不区别意义,那么汉字也就会像其他文字一样走上拼音文字的道路。 可是汉字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另一 条路, 也就是又产生了一种字符中一半符号表示意义范畴,一半符号 表示声音类别的“形声字”。如前面说的“桃、梅、福、柿、松、柏、杨、柳”等各种的树,由于有了形声字,其中的形符都是“木”,表示都跟树有关,但是声符不同,各自就表示不同的树。上面说的“思想念虑忘感忿怒怨,恐悲愁忆、惧、悚”等各种心理活动,由于有了形声字,其中的形符都是“心”,表示都跟心理活动有关,但是声符不同,就表示不同的心理活动。由于形声字有区别同音字和多义字的作用而且很容易制造出来,因此当然也就越来越多,并部分地取代假借字和其他表形的字符,最终成为汉字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