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函授《宏观经济学》学习课程-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理论

院校: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02 09:37:37

    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理论

    (一)“混合经济"理论

    “混合经济”是指国家管理的公共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私有经济相混合的市场经济。其特点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调节资源配置。这就需要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保证经济的均衡增长,这就需要凯恩斯理论和政策。

    “混合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理论体系中的收人一支出模型、ISLM模型以及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的收人一支出模型 即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人的理论。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决定了消费需求的不足,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人全部用于消费,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决定了投资需求的不足。所以,仅仅依靠消费和自发的社会投资,不能保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只有政府刺激社会投资,或者政府直接投资才能够弥补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ISLM模型是对凯恩斯理论的补充和扩张。凯恩斯认为在商品市场上,要决定收人,必须先决定利率,否则无法确定投资水平,而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决定的。在货币市场上,要先确定一-个特定的收人水平,否则无法确定利率,但收人水平又是在商品市场上决定的,因此,利率的决定又依赖于商品市场。这样,凯恩斯的理论就陷入了一个循环推理的错误。凯恩斯的后继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该模型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新古典般均衡理论的结合,并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提供了说明。

    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看不见的手”市 场机制自动调节资源配置原理基础上的。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后,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就会发挥作用。

    新古典综合派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主要通过菲利普斯曲线加以说明。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等人将菲利普斯曲线稍加改变,用于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彼此消长的关系。当经济处于萧条和失业状况,即有效需求不足时,实行扩张性政策能够增加总需求,减少失业率,从而使实际产出增加.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再实行扩张性政策,扩大总需求,则会引起物价大幅度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因为这时实际产出的增加受到资源和劳动供给无法增加的限制。此时的通货膨胀就是所谓“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根据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需求过度和需求不足是不会同时在经济生活中发生的,由此.通货膨胀和失业也不可能同时发生。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

    前面已经介绍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由于这一模型假定生产技术不变,因而劳动和资本的比率不变.依据此模型,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难以满足。而索罗、 斯旺以及米德提出的增长模型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引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通过市场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各生产要素都将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这样,从长期来看,存在着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的必然趋势。总之,新古典综合派接纳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目的,是要引进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来补充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引进市场调节机制来补充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同时,进一步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来补充和完善“哈罗德多马"模型,以证明混合经济完全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