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第二章第一节学习课程: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

院校:长安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07 15:45:00

    二、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前进。新中国一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设编审局负责修订老解放区课本,供各地使用。接着,又成立了专业出版社一—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教材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写出版了多套教材,培养了数以亿计的人才,锻炼了编辑队伍,积累了编写经验。
   (一)建国以来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
   (1)五年一贯制小学语文课本,共3册。
   (2)根据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共12册(另外编有《语文练习》和《教学参考书》)。这是建国后第一套比较系统的小学语文教材。特点是,学习苏联经验、吸收汉语、文学教学改革的精神。1958年停止使用。
   (3)1958年“教育大革命”中编写的充满“左”倾思想内容的语文课本。其间,1958年秋季第一册小学语文课本开始编人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
   (4)1961年编写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注意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纠正“教育大革命”中出现的偏差。
   (5)依据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编写的《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6)“十年浩劫”期间,在极“左”思想指导下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强调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使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严重破坏。
   (7)1978年依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编写的全国通用教材。
   (8)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编写的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各一套。
   (9)一些地方和单位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性小学语文教材。例如:“四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合编的《五年制小学语文实验课本》、黑龙江省编写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实验课本》、北京景山学校编写的《五年制小学语文实验课本》、辽宁省编写的《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语文实验课本》、九省(福建、河南、湖北、湖南、辽宁、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合编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实验教材》,以及广东省特级教师丁有宽编写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教材》等。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方针后,各地、各单位依据《义务教育大纲》编写了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材
    1.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这套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1963年《大纲》编写的。教材重视语文“双基”训练和思想教育,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编排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和作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每册课本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一次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注意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第一册课本编入了汉语拼音教材。识字教材,一二年级采取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的办法编排;自三年级起,生字全部随课文出现,开始学习查字典。写字教材,按笔画、笔顺、结构的顺序编排;一二年级学写铅笔字,三年级起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毛笔字,先学写中楷,后学写大楷和小楷。阅读教材,每册有朗读、默读、背诵的练习。作文教材,从一年级起安排看图说话,从三年级起安排作文练习,以写记叙文为主,高年级学写简单的议论文。这套课本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把识字教学作为主要任务。共识字3500个。生字的出现和编排,注意了字的出现频率,从独体字到合体字,从简单到复杂。
    第二,重视多读多背。全套教材共有460篇课文,其中要求背诵的,一年级占90%,二年级占80%,三四年级各占60%,五六年级各占50%。一至六年级要求背诵的课文占课文总数的64%。
    第三,加强练习。每篇课文之后有课后练习,每个单元后面有单元练习。练习的形式,有朗读、默读、背诵、抄写、听写、默写、作文等。练习的内容,关于字的,有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的练习;关于词的,有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各种作用的虚词练习;关于句的,有常用句型及其作用、构成的练习;关于标点符号的,有认识和应用的练习;关于文章结构的,有分段、概括段意、加标题等练习。
    第四,增加应用文的比例。写应用文的练习,有请假条、书信、日记、对联、记录、计划、合同等。
    总之,这套课本既加强了识字、写字训练,又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并且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逐渐掌握语文规律,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2.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从1978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教育部颁发的1978年(大纲》编写小学语文课本,作为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课本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关系;二是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三是教和学的关系。同时,课本力求符合两个规律:一个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一个是儿童的认识规律。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自然常识教育。
    第二,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生字分两类,第一类要求掌握,
    第二类只要求能够认读,联系上下文懂得大概的意思。识字教材的编写,取各家所长,采用多种识字方法,重视教给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注意循序渐进地培养写字能力。
    第三,为了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安排了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等类型的教材。
    第四,为了培养自学能力,安排了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三种课文类型。
    第五,为了有计划地培养读写能力,系统安排了读写训练项目,即把读和写各分解成若干训练点,有计划地编排。
    第六,为了体现读写结合,编排了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
    第七,为了培养语文综合能力,设计了基础训练。它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言规律。
    总之,这套教材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有较大的革新。它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迈进了一大步。
    1981年,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上述课本改编为《全日制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1983年,又编写了一套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这两套课本与1978年所编课本的精神是一致的。
    3.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同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在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据“一纲多本”、“编审分开”的精神,一些地方和单位依据1986年初审通过、1988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迄今为止,已经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试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12册)和《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10册),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实验课本语文》(10册),广东省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沿海版)五年制小学语文》(10册)、《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沿海版)六年制小学语文》(12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小学新实验课本语文》(10册),语文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注·提”实验课本语文》(10册),辽宁省编写的《全日制小学实验课本语刘(10册),广东省丁有宽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实验课本语文》(10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课本语文》(12册),北京市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12册)等。这些教材大部分从1993年秋季开始陆续使用,对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教材的思想性。新编教材保留了文质兼美、富有教育意义的传统课文,新选编的课文占全套教材的四分之一。其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歌颂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和良好品德教育的课文,占较大比重。这些课文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体现了时代精神。
    第二,适当降低要求和难度,突出教材的基础性。全套教材安排学习2500个常用汉字,比原通用教材减少500字。课文篇幅缩短,题材多样,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可读性强。减少课文类型,删去“习作例文”,把“独立阅读课文”加以扩充,编成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自读课本”。读写训练项目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体现了读写训练的基础性。作文教学加强了低年级写话、中年级写片断的训练,适当降低了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
    第三,改进教材编排,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全套部材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低年级教材,适当吸收“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经验,从发展语言入手,在打好汉语拼音基础的前提下,发挥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功能。这样做,较好地解决了初人学儿童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既按识字规律扎扎实实地识字,又进行了最初步的阅读训练,使初入学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中年级教材,围绕词、句、段的训练,设计重点训练项目,安排训练顺序,重点进行段的训练,突出了中年级训练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使语文基本功训练得到加强。高年级教材对读写训练项目作了调整,删去了比较繁难的,增加了体现教给方法、培养能力的项目。
    第四,注意体现训练过程,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低中年级从第一册至第五册的上半册全文注音,使儿童能借助汉语拼音进行阅读,从而不受识字量的限制,读到比较丰富的内容,并且在阅读中增识一些生字。中高年级教材围绕一个个训练重点,编成一组组教材。每组教材包括“导读”“课例”(含“预习”“课文”“思考·练习”)“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四部分,体现指导学生学习由感性到理性,由知到能的训练过程。
    第五,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增加教材的弹性。
    第六,图画、印刷、装帧的质量都有较大提高。
    第七,实现以教科书为基础的教材系列化。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在不断地探索、前进,道路虽然并不平坦,但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