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专升本《银行信贷管理》第十章第四节学习课程-贷款风险分类的三种方法及中国的实践

院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0-02-01 11:50:01

    三、贷款风险分类的三种方法及中国的实践
    从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实践来看,目前对贷款风险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把贷款分为五类,即正常( Pass) . 关注( Other AssetsEspecially Mentioned)、次级( Substandard)、可疑( Doubtful)、损失(Loss)。 目前采用这类方法的国家相对较多,并有增加的趋势。
    第二种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做法,即按照贷款是否计息把贷款分为正常和受损害( Impaired)两类,这种模式可以看做是以期限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在实行原分类方法的同时,还向其监管的商业银行推荐美国的分类方法。
    第三种是欧洲发达国家的做法。这些国家的监管当局一般不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分类做出规定。尽管没有进行官方规定,欧洲商业银行为了进行内部信贷管理,大多自发采用了以风险为基础的方法对贷款分类。世界各国的分类方法尽管有差异,但是对正确的分类原则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分类的结果要能揭示资产的价值和风险程度,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并能够据以计提呆账准备金。
    长期以来,中国对贷款的分类一直沿用财政部1988年《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一逾两呆”的分类规定,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状况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方法表面上是以期限为基础,实际上也包含了风险因素,与以上第二种方法类似,仅仅是划分的类别和定义有区别。中国从1994年开始尝试引进贷款五级分类,1994年至1997年间,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下,中国人民银行在对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检查中,试用了五级分类方法。1997年I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完善现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和考核办法。按照上述要求,1998年,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为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并在广东省进行了试点。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试点的基础上实施贷款风险外类管理办法。2001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在中国银行业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
    中国为什么将使用多年的“一逾两呆”分类管理改为五级分类,从发展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对贷款进行动态监测的需要。“一逾两呆”分类方法在中国的经济转轨时期,对于识别特别严重的不良贷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方法已开始显现出局限性,不能适应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用动态的分类方法来监测。贷款五级分类能够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该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及时、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比如一家公司已停产2年,而其项目贷款3000万元,还有1000万元贷款未到期,按“一逾两呆”分类为正常贷款,而按五级贷款分类则为次级贷款,即为不良贷款。
    2,识别贷款风险的需要。中国目前所施行的“一逾两呆”的分类是一种事后监督的方法。贷款风险分类与中国现行的“一逾两呆”方法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更真实地反映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实际状况,有利于中央银行实施有效监管。“一逾两呆”分类标准过严,也很机械。比如贷款过期一天即为不良贷款,而贷款还有一天没有到期则为正常贷款。而五级分类是根据法人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确定贷款是否不良。例如一家公司贷款2000万元,由于暂时资金周转不畅,贷款到期未还,按“一逾两呆”贷款划分为不良贷款,而按五级分类为关注贷款,不属于不良贷款范围。另一方面,“一逾两呆”的定义作为不良贷款又过宽。逾期2年以上贷款或虽未满2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才能划为呆滞贷款,而按五级分类和审慎的会计准则,此类贷款已包括了一部分损失贷款。如一家企业已停产多年,5 000万元贷款也逾期多年,并无足够资金和物资保证贷款归还,按“一逾两呆”标准划为呆滞贷款。而按五级分类标准则分为损失类贷款。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五级分类划分贷款较“一逾两呆”划分贷款更具有科学性,更能真实地反映出贷款的风险程度,反映出贷款内在的质量。
    3,补偿贷款损失的需要。按照中国现行的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制度,各中资银行提取的呆账准备金与贷款实际存在的损失相差甚远。推行五级分类管理,根据贷款的损失程度提取足额的准备金则更科学、更合理。财政部曾重新刚定并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同时,也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个制度明确规定金融企业要根据资产的损失程度,提取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为配合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全面推行和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在提救普通准备金以外,要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根据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逐笔提取相应的专项准备金。《指引》制定了专项准备金提取的参照比率。对划分为关注类的贷款,提取比率为2%;对次级类贷款,比率为20% ;对可疑类贷款,比率为50%;对损失类贷款,比率为100% ;同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对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可根据贷款损失的程度,上下浮动20%.
    4,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需要。贷款五级分类管理首先由美国监管部门采用,后来逐渐推广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国际公认的对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做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重新修改的有关贷款会计处理方式的指导文件中,将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最低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各成员国是否采用审慎科学的贷款分类管理方法也非常关注。近年来,一些外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审查中国商业银行在其境内设立分支机构时,已要求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五级分类的数据。随着中国加入WTO ,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将有更多的银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标准,对贷款质量进行五级分类和披露,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