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函授《文学概论》学习课程-宗教阐释主体的思考与顿悟

院校: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05 10:59:16

    宗教阐释主体的思考与顿悟

    作品文化价值中较深层的部分,是宗教价值。从人类掌握世界的本原方式来看,宗教与文学是十分接近的方式。二者都是以形象方式反映世界,都注重情感的抒发,以及形象思维运用。再从文学史发展的文体、内容题材、主题意旨的来源和演变看,宗教的流传,既促进了文学新体裁文本的创立,如唐代“变文”体:又拓展了作品文本内容的来源。如基督教《圣经》,就是西方文学题材重要来源。面集中体现宗教文化价值,星现在读者阐释主体面前的任务主要是下列几点。

    1.作品文本主题思想中的宗教观念阑释

    《红楼梦》给子读者印象最深的宗教谕旨,一是“梦幻”观,二是“色空”观。市者是道教,后者属于佛教。曹雪芹开宗明义,“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梦幻”观核心是认为世界本虚幻不可依恃。这个道理,般读者尚可接受。 而“色空观” 在普通读者中若非 正确闸释为“物质现象”(色)与“虚幻”(空)的关系,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类的偈语遑论读解,就连面对那首警世主题歌《好了歌》所唱“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也会闹糊涂。

    2.作品文本创作思维中的宗教“禅悟”“顿悟”方式阐释

    宗教思维,历来强调“直觉”,“顿悟”说与“悟”在象外的概念,给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以极其深刻影响。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总结前代创作经验,提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他以禅喻诗,强调直觉对创作,的重要性,直接为“意在言外”、“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诗歌创作规律,开掘探索提供了思维武器,是一种非逻辑的直觉式心灵感应。禅宗以直觉观照、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突出了表现与自悟,使许多古代作者逐渐形成了在直觉观照中沉思冥想为特征的创作构思,以自我感受为主追溯领悟艺术哲理与情感的欣赏方式,再加上自然、简练含蓄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三合一”的艺术思维习惯。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轼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均属此类闸释对象特征。

    3.作品文本表现手法中的禅宗特色式的凝练、含蓄、象征阑释

    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于世的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有不少禅宗思维带来的创作特色。首先是一种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自然淡泊、清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在《山居秋瞑》中吟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明显具有空灵恬淡情感亦即“禅气”特色的幽静玄雅的景物画面;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更是流露出追求一种脱离人间烟火气的空寂清幽无人之境的人生理想。在这种审美情趣的指导下,不少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含蓄、象征手法。还是王维的《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短短十字,写尽了江汉一带长江的辽阔,山峦的隐现,高度凝练概括。再看《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人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典型的禅宗式的静默观照,有朦胧含蓄,有淡泊自然,更有清幽、闲逸、静穆旷达人生哲学的象征寓意。而王维深受禅宗思维方式影响的文人诗,文人画鼻祖,标志着中国士大夫艺术思维变化转折的新阶段,代表了唐宋以来诗画风格及表现方式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