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专业)第10章第1节学习课程-软体动物门(Phylum Mollusca)

院校:商洛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07 14:23:16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Phylum Mollusca)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发展来的,因为软体动物的成体两侧对称(不对格的种类为次生性),具真体腔、后肾管,个体发育经螺旋卵裂,由裂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经担轮幼虫,这些与环节动物极为相似。且18SrRNA核苷酸序列也与之相似。说明它们起源于共同祖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营不同生活方式,形成体形结构不同的类群。软体动物为仅次于节肢动物的动物界第二大类群,已定名的现生种类超过10万种,包括常见的蛤蜊、螺、乌贼、章鱼等。广泛分布于湖泊、沼泽、海洋、山地等各种环境中,适应于不同的生境,各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差异很大。还有数万化石种类。
   10.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0.1.1 身体分区
   软体动物一般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4部分,体外常具分泌的贝壳,软体部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动物中有较大变异(图10-1)。
  (1)头位于身体的前端,有口、触角、眼等器官是感觉和摄食的中心,不同类群头部的结构变化很大:鸟贼、蜗牛等运动敏捷的种类,头部发达,有眼、触角等器官;蚌类、牡蛎等营底埋或固着生活的种类,头部的感觉器官已消失。
  (2)足为软体动物身体腹侧发达的肌肉质器官,因动物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态各异,主要通过肌肉伸缩和其内血窦压力的变化来完成运动。蜗牛足扁平、宽大,利于爬行;河蚌足侧扁,呈斧状,可掘开泥沙,钻入其中;牡蛎因固着生活,足退化;乌贼足的一部分特化成腕,为捕食器官,另外一部分特化为漏斗,为快速运动中喷水加速器官。
  (3)内脏团(visceral mass)常位于足的背侧,内影器官集中分布于此。多数软体动物的内脏团为左右对称,螺类的内脏器官扭曲为螺旋状,失去了对称。
  (4)外套膜(mantle)外套膜是由内脏团背侧肤褶向下延伸而成,像外衣一样包在内脏团外面。外套膜的内外表面为单层上皮,上皮之下为结缔组织和肌肉(图10-2)。靠近体外侧的上皮细胞分泌形成贝壳,靠近内脏团的上皮细胞具纤毛,纤毛摆动,可形成水流,边缘的上皮细胞具有分泌和感觉的功能。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空隙称外套腔(mantle cavity),肛门、肾孔、生殖孔等直接或间接开口于外套腔中。外套膜前端或者后端常形成出水管(exhalant siphon)和人水管(inhalant siphon),是水进出外套腔的通道。外套腔内的水循环可辅助完成呼吸、排泄、摄食、排遗等。
  (5)贝壳软体动物多具有一个或多个贝壳,以保护身体的软体部分。贝壳是由外套膜外侧和边缘的上皮层中的腺细胞分泌的贝壳素(conchiolin)、碳酸钙等形成的。贝壳的形态和大小各异,贝壳一般由壳皮层(periostracum)、棱柱层(prismatic layer)和珍珠层(pearllayer)3层结构组成(图10-3)。壳皮层位于最外层,薄而透明,有色泽,主要成分为贝壳硬蛋白。不受酸碱的侵蚀,淡水软体动物的壳皮层要比海洋环境中的壳皮层厚。中层为棱柱层,由致密的方解石(calcite)构成。内层为珍珠层(nacreous layer),富光泽,由震石(aragonite)构成(图10-2)。其中方解石和微石均为碳酸钙晶体化合物。贝壳的外层和中层由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随动物体和外套膜的生长,这2层的面积也不断扩大,一旦形成后则不增厚;内层由与之紧贴的外套膜上皮细胞分泌形成,并在动物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增厚。若微小生物、砂粒等异物进入外套膜与贝壳之间,异物会刺激外套膜细胞分裂、内陷,形成珍珠囊,珍珠囊不断分泌霞石将异物包住,最终形成珍珠(图10-3),珍珠的组成贝壳内层完全相同。食物、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外珍珠套膜分泌机能,贝壳的生长不是匀速的,故在贝壳表面形成了类似植物“年轮”一样的生长线。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