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六章第四节学习课程:师幼交往

院校:湖南工业大学【广东招生】 发布时间:2019-11-07 12:37:55

    第四节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师幼交往

    教师是幼儿在园中的主要交往对象之一。师幼交往活动一般都是以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下行交往和语言交往为主要形式,有时也会有平行交往、上行交往、非语言交往和间接交往等交往类型。有研究表明,在幼儿园的师幼交往中,由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事件即下行交往占69%,而以学前儿童作为施动者教师作为受动者的师幼互动事件即上行交往只占31%,前者相当于后者的两倍。可见在师幼交往中教师与学前儿童还未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关系。幼儿园应加强师幼交往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与教师交往的能力。与亲子交往活动有区别的是,师幼交往活动相对比较正式一

   (四)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

    幼儿生活在社会中,除了家长、同伴、老师之外,还需要与社会上其他的成人交往,如亲戚,营业员,售票员等各种行业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幼儿参加外出参观访问等活动时,就有机会与不同职业的人员接触,可以锻炼其人际变往能力。重阳节时组织儿童去敬老院慰间爷爷奶奶,可以学习如何与长辈交往。另外,教师也可以将从事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请到幼儿园中来,让幼儿与其发生互动,在此过程中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与人进行交往。如请交通警察到幼儿园给儿童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儿童积极发问,有效思考,既掌握了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又参与了与人交往的实践活动。

    三、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但由于其拥有共同的特点,其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如下:

   (一)创设人际交往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如朗诵诗歌、观看动画片、看图片、听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引发学前儿童参与的兴趣。通过教师创设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幼儿在轻松、友好、快乐的交往氛围中,积极与人交往。如大班社会活动“微笑”的设计者,就是通过观看小蜗牛微笑的卡片,以及欣赏微笑的故事,将幼儿引人到人际交往活动中来。AP下

   (二)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因此教师向幼儿介绍人际交往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介绍人际交往技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呈现法,就是让幼儿直接接触人际交往技巧,如面带微笑,使用礼貌用语,并让幼儿感受到这种交往技巧能够给人带来快乐,从而使他们愿意使用交往技能;二是间接呈现法,这是指教师通过呈现一些反面事例,让幼儿进行讨论,逐步引出人际交往技巧。例如,教师请幼儿观看一个短片:幼儿A想参与其他几个幼儿的游戏,但是他们不同意。

    于是,A开始捣乱。其结果不但没能和大家一起玩,还引起了争执和冲突。观片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片中哪些孩子做得好?哪些孩子做得不好?最后,引出人际交往技巧一—学会与人协商的方法。

   (三)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幼儿接触人际交往技能后,教师要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学习使用。这是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掌握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在哪些场合可以使用,对什么人可以使用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如设计一些需要运用技巧的交往情境,让幼儿分组或集体表演;可以采用讨论法,例如学习交往技巧后,组织幼儿讨论怎么使用、在哪些场合使用等等。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