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函授《国有资产管理》学习课程-产权登记的意义

院校:深圳开放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21 09:16:11

    产权登记的意义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 是国有资本金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自1992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产权登记工作以来,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实施以后,通过多年的实践,产权登记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占有国有资产的各类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经营(使用)活动和产权变动状况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强化了国家所有权监管职能,促进了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权责的落实。

    通过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可以摸清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户数和国有资本金总量,为加强国有产权管理打下基础。不进行产权登记,就有可能使国有资产脱离国家的监管范围,对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国家出资企业,国家监管就缺少了必要的手段,进而可能使国家的权益受到损害。产权登记有助于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职能得到落实和加强,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前提

    产权登记是保障国家所有权,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具体形式。产权登记从法律上确认了国家出资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维护了国家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明确了企业作为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主体资格及其权利,以及所承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从而促进了国家出资企业产权关系明晰化,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条件。

    (三)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措施

    产权登记的工作过程,也是政府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实施监督的过程。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记载着企业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等多项指标,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实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可以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发现企业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早发现、解决可能造成的经济隐患。如1994年产权登记年度检查中发现,有相当一批企业成为空壳企业和资不抵债企业,这些病态企业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秩序,扰乱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转,这些信息为国家实施治理整顿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是企业依法占有国有资产、享有相应权益的法律凭证,它为企业行使法人财产权提供了保障。通过产权登记揭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为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现经营机制转换,提高经营效益创造了条件。

    (四)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产权登记可以巩固清产核资工作的成果,为及时、准确进行国有资产统计奠定基础,为处理国有资产产权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产权登记也是进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的基础和前提。产权登记通过填报、汇总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产权变动有关资料,可以获得国有资产总量及其分布结构的基本数据,反映国有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提供依据。可以监督国家出资企业的出资行为和产权变动过程,及时有效地加以规范、指导和调控,堵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通过产权登记可以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处置的监管工作,加强对“ 非转经”资产的管理,提高行政事业性资产使用效率。通过产权登记收集、积累基础数据和开展汇总分析,可以进一步拓展、完善国有资本金管理职能,更好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和经济改革、发展的大局。因此,产权登记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五)企业重大事项审批的必备文件

    根据有关制度的规定,产权登记证还是企业进行工商登记、股份制改革以及资产评估立项、资产出售、转让等重大事项审批的必备文件之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随着产权登记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产权登记与国家对企业的各项规范与管理工作的配合将日益密切,产权登记的作用和功能也将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