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三章第四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

院校:南昌师范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07 13:19:25

    四、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

   (一)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给儿童提供“双性化人格教育”

    心理学家以前一直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相对的两极。直到1978年,心理学家本姆(Bem)提出“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中解脱出来,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由此,他提出了“心理双性化”学说。从心理学上来说,双性化是一种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和女性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的优点和女性的长处。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着,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理智”(韩仁生等,2000)。

    在日常教育中,父母和教师要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束缚,应了解和认同先进的社会性别公平的理念,了解男女儿童差异的表现和影响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教育儿童除了保持男女性别特质以外,还要求两性兼容,即男女互相之间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完善自我的人格。教育男孩也应该温柔体贴,彬彬有礼,不失风度,女孩更应该坚强独立、乐观宽容。多给男女儿童创造宽松、平等的发展机会,不再把他们划定在各自狭窄的发展空间里,不在各项活动和人际交往中人为地贴上性别标签,不应把性别作为分配任务的标尽,而应积极鼓励和指导男女儿童合作开展跨性别的交流和游戏活动,让他们充分、自由、金面地发展,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多彩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经验与体验。在给儿童提供“双性化人格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家园合作,实施共同一致的性别教育。教师在转变自己的传统性别观念的同时,还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宣传工作。

   (二)对儿童既要“因性施教”,又要注意性别之间的取长补短在组织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各种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男女儿童的不同兴趣和特点,因材施教。如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科学小实验、观察动植物、主题探索性活动等,以满足男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女孩参加一些艺术、手工、家务劳动、语言、表演等社会性交往活动,以满足女孩的心理需求。教师还应针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心理差异进行教育,如特别注意培养男孩的自控能力、耐心细致和敏感性、同情心等,培养女孩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品质。

    同时,教师还要慎重选择儿童教材和儿童读物,避免渗透于其中的传统性别角色期待对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形成的影响。建立平衡的多元的男女性别形象,尽量使教材和儿童读物反映出来的性别角色特别是女性的职业要多样化和变通化,而非某一性别职业的固定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儿童游戏,注意游戏材料的投放,尽量避免明显的性别化倾向和性别角色刻板化。

   (三)发挥社会教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交互作用

    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除了家庭、教师、同伴等影响因素以外,社会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从事媒介传播的人员应当了解和认同先进的社会性别公平的理念,了解男女儿童性别差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主动消除性别刻板化行为和认识,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了解与尊重人的基本权益,在媒介传播中降低两性间的偏差和歧视,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传媒工具,向儿童传播正确的性别角色知识和性别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媒介物,促进整个社会从社会性别视角、儿童权利的角度看问题,实现男女两性在社会进程中和谐发展的目的。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