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函授《美学教程》学习课程-历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解

院校:沈阳化工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29 10:03:05

    历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解

    在历史上,关于悲剧的研究由来已久,很多美学家都对悲剧进行过研究,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最有代表性。

    1.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曾经为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绪得到陶冶。”“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模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模仿某个行动。”“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作为审美形态主要有两点:一是,悲剧是人的行为的结果;二是,悲剧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的情绪,并使其受到净化。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角并不是坏人,他们是因为犯了错误和过失,陷人了悲剧的命运,是自己的行为带来了这样的结果。如典型的悲剧作品《俄狄浦斯王》就是在说明命运的可怕和不可抗拒性,正是因为俄狄浦斯想要摆脱命运而做出的一个决定,导致了后续所有事情的发生,又不可避免地回到了命运的车轮上。引起了读者的怜悯和恐惧。

    2.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悲剧所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节。对此,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说:“就各自的立场来看,互相冲突的理想既是理想,就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都是正确的,代表这些理想的人物都有理由把它们实现于行动。但就当时世界整体情况来看,某-理想的实现 就要和它的对立理想发生冲突,破坏它或损害它,那个对立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都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完全符合理性的。这是一种成全某一方面就必牺牲其对立面的两难之境。悲剧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就他个人来看,他的牺牲好像是无辜的;但是就整个世界秩序来看,他的牺牲却是罪有应得的,足以伸张‘ 永恒正义’的。他个人虽遭到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所以悲剧的结局虽是一种灾难和痛苦,却仍是一种‘调和或‘永恒正义’的胜利。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里土多德所说的. 恐惧和怜悯’,而是愉快和振奋。”(《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黑格尔的矛盾冲突说的提出,标志着西方悲剧理论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他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而是两种社会义务、两种现实的伦理力量的冲突。悲剧人物通常代表的状态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 是各有理想的两种精神、两种伦理气势、 力量间的矛盾冲突,在毁灭各自具有的片面性的同时,显示出“永恒的正义”。在克服冲突中,人的审美产生一种愉悦的快感。

    3.尼采

    《悲剧的诞生》既是尼采第一部著作,也是尼采哲学的发源。在这里,尼采提出了悲剧的本质,即两种精神: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是一种宁静安详的象征,是美的外观。酒神狄俄尼索斯则代表情绪激动、亢奋的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迷狂。酒神状态是醉。尼采认为音乐是纯粹的酒神艺术。尼采说:“日神和酒神都根植于人的至深本能,前者是个体的人借外观的幻觉自我肯定的冲动,而后者是个体的人自我否定而复归世界本体的冲动。”尼采认为悲剧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酒神精神是主体的狂放、沉醉,任由自我原始生命力的自由袒露。而日神精神则是对绮丽华美的梦幻的追求,一种对光明的追求。那种酒神的无羁无碍以一种日神绚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悲剧。而那种万能的苏格拉底主义兴起以后,认为只有知识才是价值之所在,抛弃了主体的狂放沉醉,由此希腊的悲剧也就消亡了。“ 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人人生。”(《悲剧的诞生》尼采)尼采还认为,悲剧给人的美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的狂澜中一点一滴,他牺牲了性命也不过一点一滴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中显出永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的使命,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原因之-”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悲剧是个体的毁灭, 但是毁灭的个体又会回到世界生命的本体,因此个体的不断产生不断毁灭正表现它充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所以,我们说,悲剧处于痛苦和狂喜交融的迷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