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函授-小学教育学习课程-识字的巩固和应用

院校: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19-11-08 15:39:02

    三、识字的巩固和应用
    识字教学要以完成大纲提出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为目标。为了上学生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并能对那些音同而形、义不同的同音字,形近而音、义不同的形近字分辨清楚,并在读写中正确运用,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依据学生识字心理教识字
    学生升入中年级以后,书面作业中的错别字有所增多。据儿童识字心理的研究,学生最常出现的错字与别字的类型有:
    减少笔画:蒸一—蒸筏——筏颐——颐
    增加笔画:含——含试——诚染——染
    左右颠倒:知——吹邻—一玲朗——腹
    形近相混:晴——睛末一—未练—炼
    同音相混:需—须棵——颗以一—已
    结构错乱:薄——溥埠——埠荆—莉
    改变部分字形:假假漱——漱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字的特点,教材的编排,教法的使用,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等都是制约错别字产生的重要因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为防止错别字的产生,教师应从教每一个字做起,使每个字的音、形、义都给学生留下正确、清晰的第一印象,对常见的几种类型的错别字,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要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字的比较隐蔽的笔画或者容易混淆的部分。如“燕”字,就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不是“+”;“商”字里边是“台”,不是“古”。以防止出现增减笔画和改变部分字形的错误。
   (2)为防止熟字对生字学习的干扰,要特别指出熟的结构单位在生字中的新位置。如,学生学了“防、除、陪”几个左耳旁的字,再学习“邻”时,就要引起学生注意这是右耳旁的字。又如,学生学了许多三点水旁的字以后,再学习“渠、染”等字,就要引导学生注意字形结构,注意三点水在字中的位置,以防止书写时出现结构错误。
   (3)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形近字字形上的异同,要作分析比较,并且要联系字音、字义。如“隐”与“稳”,要弄清“肾藏、隐蔽、隐瞒”的“隐”是左耳旁;“平稳、稳定、稳稳当当”的“稳”是禾木旁,以防止形近相混。
   (4)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学生对字词意思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会导致同音代替的错误,如将“气球”写成“汽球”,“立即”写成“立既”,都是因为对字义不理解。教师除了在教生字时采取有效的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有些学生写错别字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自己注意检查是能够发现并及时纠正的。
   (二)科学地组织复习
    学习汉字是需要记忆的。“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以暂时联系的形成(识记)和留下痕迹(保持),以及这些联系的痕迹以后在脑中的恢复(再认和重现)为特点的。”①学生对所学的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有助于记忆,但不复习不运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也就是遗忘。所以说科学地安排复习是必要的。
    有人认为汉字本身是有规律的,不需要死记硬背。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汉字的造字方法确有独到之处,择其尚有生命力的内容辅导学生识字,有助于掌握字的音、形、义。但是汉字已有儿千年的历史,发展变化很大,原来的造字方法已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汉字,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识字教学。就拿形声字来说,声旁表音功能已十分有限。同一个声旁在不同字中读音往往并不相同。侧如,“苔、抬、怠、殆、治、冶、始”几个字都是形声字,“合“这个声旁只在“苔、抬”中表音,在其余几个字中都不能表音,如果机械地“念半边”,必然会读错字音,这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至于形旁,有的也只能表示笼统的意思,如“苦”,从草字头可以想像它可能和“草”有某种联系,但“苔”究竟为何物,还需另觅径去理解。况且有些字的声旁、形旁的作用已完全消失。因此,对汉字的规律,应当辩证地应用,用其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帮助学生识记和复习巩固生字。
    复习是为了防止由于记忆痕迹逐渐消退而产生遗忘。根据德国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复习应及时,并且适当组织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期末总复习。也可以根据学生
书面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安排复习课、练习课等。复习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常常见到一些老师除了当堂复习所学的生字以外,第二天学习新内容之前先组织复习,这会使记忆得到强化。但是,复习的方式只是拿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上面的生字和由这个字组成的词。这种复习方式只是复习了字音,在一定程度上复习了字义,而没有特意复习字形,学生能读出字音,并不一定就掌握了字形。他们读出字音,往往是凭借字的大体轮廓,不一定记住字的细微之处。所以对于字形复杂、书写易错的字,除认读卡片之外,还应当用分析比较、书写等形式复习、巩固。复习的方式除了要服从复习的内容和目的,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那种天天抄写、日日默写的单一方式是不可取的。
   (三)引导学生在读写中应用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阅读和作文可以巩固识字。学生学了字词以后,教师要创造条件,把学过的字词在阅读中经常出现,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反复运用,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这是巩固识字并达到灵活运用的好办法。例如,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句子读读写写;复述课文时,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字词。有条件的要经常挑选一些内容和文字都适合学生水平的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膏知识,而且有助于巩固识字,并扩大识字量。在学生造句、写话、作文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恰当运用学过的字词。在引导学生运用字词的工作中,应当注意到:有些词语,学生不仅理解,而且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这些是积极词汇;有些词语,学生只是大致了解意思或者不很理解,更不会运用,这些是消极词汇。据语言工作者研究,小学生消极词汇的量很大。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反映出来的词汇贫乏的现象,是因为积极词汇有限。如果把他们的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他们的语言就会丰富得多,大体能够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尽可能地使学生学过的词成为积极词汇。此外,还应运用各种方法启发诱导,使学生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运用学过的词语。例如,有的老师常常这样做:凡是学生学过的词语,只要有机会,老师就带头在口头语言中应用,给学生示范。如学生学了“胸有成竹”,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看着手举得高高的一位同学说:××已经胸有成竹了,请她说说看。又如,学生学了“幽静”,但学生习惯用的还是“安静”。有一次,老师带学生去春游,走进竹林时,老师问学生:这里怎么样?学生有的说“这里很安静”,有的说“竹子很茂盛”。老师说:再想想用哪个词形容这里的环境最恰当。一个学生脱口而出:竹林里十分幽静。另一学生受到启发,马上说:幽静的竹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通向前方…
    总之,启发引导学生将学过的词语恰当地应用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中,是识字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