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专升本(会计学专业)第七章第一节学习课程:财产清查概述加

院校:长沙医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0-26 09:16:33

    第七章  财产清查
   【学习目的】
    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其目的是要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以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掌握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和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加
    一、财产清查的含义
    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反映和监督会计主体的财产保管和使用情况,保护财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各种资产的使用效率。会计主体的财产,通常包括其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以及债权债务结算款项,根据各单位财产管理的要求,各单位应通过账簿记录来反映和监督上述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所以各单位应加强会计凭证的日常审核,定期地核对各账簿记录,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应该说,这一过程能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也能真实反映企业各项财产的实有数,各项财产的账实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账簿记录会发生差错,各项财产的实际结存数也会发生差错,最终导致账存数与实存数发生差异。造成账存数与实存数不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自然因素。其中包括:①财产物资在保管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然损耗,如建筑用砂在运输过程中的撒漏;②由于不可抗力而导致的非常损失;③由于有关凭证未到,形成未达账项,造成结算双方账实不符。
    其次是人为因素。其中包括:①在财产收发过程中,由于计量或检验不准确面造成多收或少收的差错,以及品种、质量上的差错;②由于管理不善或制度不严、工作人员失职造成的财物损坏、丢失、被盗等;③在账簿记录中发生的重记,漏记,错记;0由于取得财产、领用财产等经济业务发生后没有填制或取得凭证而造成账簿无记录。前面提到的账实不符的原因中,少数是受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不能完全避免,而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由于存在上述各种原因,影响了账实的一致性,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薄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的实有数相符。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可靠,必须在账簿记录基础上运用“财产清查”这一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主体的各种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做到账实相得。所谓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的盘点和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如果账实不符,应根据具体情况,查明责任,进行处理。财产清查是保证会计资料正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财产清查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形态上看,既包括各种实物的清点,也包括各种债权债务和结算款项的查询核对;从存放地点上看,既包括存放本单位的财产物资的清查,也包括对存放在其他单位的实物和款项的清查。另外,对其他单位委托代为保管或加工的材料物资同样要进行清查。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准确,建立健全的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就必须运用财产清查这一行之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对本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提高各项财产物资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强财产清查对加强企业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财产清查,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会计核算是通过填制会计凭证,严格审核凭证,然后据以登记入账的一种程序。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都会使财产物资的实际结存数与账面结存数发生差异,通过财产清查,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的实存数,将实存数与账存数进行对比,确定盘盈、盘亏数,及时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提高会计资料的可信度,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第二,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加强经济责任。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或保管情况,有没有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收发差错、财产霉烂、损坏丢失或非法挪用、贪污盗窃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保护本单位的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第三,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证财经法律和结算制度的贯彻执行。开展清查活动,可以查明有关财产验收、保管、收发、调拨、报废、账款结算等环节上手续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查明各项资金是否合理、合法,各种往来款项有无逾期拖欠等情况,以便企业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和核算制度,从而促使企业严格遵守各项财经制度和纪律,按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
    第四,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提高物资使用效率。在清查过程中,可以了解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了解是否有超储积压或者储备不足,是否有财产物资大幅度贬值,是否有长期拖欠、拒付往来款项及未达账项等情况,以便及时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资料,充分发挥物资潜力,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货金使用效率。需五,通进财产清查,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清查了解有关物资验收、保管、收发、调拨、报废以及往来款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促使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财产清查是一项复杂、细致、量大的工作,它不仅涉及有关财产物资的保管部门,而且涉及各生产车间和各个职能部门乃至个人。因此,在进行财产清查前,必须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一般包括组织准备和业务准备等。
   (一)组织准备
    为了使财产清查工作能顺利进行,首先要有全员的支持,包括领导支持和非领导人员支持两个方面。
   (1)领导支持,即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团体的总部成立财产清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财产清查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由本单位负责人担任,组员由会计、业务、仓库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2)非领导支持,财产清查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和岗位,因此要使财产清查顺利进行,必须得到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大力支持。财产清查的工作人员,一般由会计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组成,这些人员在清查过程中要求保证不离岗。
   (二)业务准备
    为了做好财产清查工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应根据清查小组下达的计划,布置好清查前的业务准备工作。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应在财产清查前,将有关账簿登记齐全,结出余额,核对楚,做到账簿记录正确、完整、及时,为账实核对提供正确的账簿资料,对于银行存款和结算款项,应及时核对凭据。物资管理部门和保管人员,应将截至清查日止的所有经济业务,办理好凭证手续,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对所保管的各种财产物资,应整理、排放整齐,挂上标签,标明编号、品种、规格和结存数量,以便盘点核对。清查人员应根据需要,准备好各种必要的计量器具和有关清查用的登记表册。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