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专升本(金融学专业)第4章第三节学习课程: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

院校:长沙医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0-26 09:17:23

    第4章 金融与经济

    第三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二、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

   (一)金融压抑的含义

    金融压抑,是指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过多金融管制、利率限制、信贷配额、金融资产单调等现象。过多的金融管制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金融行制主要是指政府规定银行存贷款利率,这种利率并不反映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信贷配额是指运用行政的数量管理方法分配信贷;金融资产单调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种类极少,例如只有存款和国债券等,因此居民缺少金融资产选择传统的西方货币理论研究基础一般只适用于发达国家,如假定金融市场高度发达,信用工具非常丰富,生产要素和产品具有无限可分性(即各生产单位都使用相同的技术),货币与实际资本可以相互替代,信用发行货币等。因此,麦金农和肖在1973年分别发表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与《金融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批判了传统货币理论的基础,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率先提出了金融压抑理论。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的表现

   “金融压抑”是以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首先要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同的金融特征。这些特征在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主要包括:

    1.货币化程度低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的分割性,商品交易的范围和规模受到许多限制。在整个经济中,货币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小,而自给自足的非货币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在整个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受到限制。这种经济的效率十分低下,并使调整货币供给量指标和利率指标的作用受到限制。

    2.金融的二元性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一种二元性经济,即先进的现代部门和落后的传统部门同时并存。与经济的二元性相联系的是所谓的金融的二元性,即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这里的现代部门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经营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而传统部门是指以落后的方式进行经营的小规模的钱庄、放债公司和当铺之类的金融机构。现代部门集中在大城市,传统部门则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和农村。这种状况使得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受到严重扭曲,从而难以发挥预期的效应。

    3.金融市场落后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极不发达;二是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低,金融效率低,而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却功能全面。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原因在于:经济的落后是包括金融市场在内的各种市场不发达的根本原因;货币化程度低缩小了金融交易的规模;经济发展的严重不确定性压制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因而金融证券种类单

    一、数量有限,不足以形成专门的金融市场。

    (三)金融压抑对经济增长

    影响实际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主要是通过利率管制影响经济增长的。由于政府当局人为地规定存款利率上限,而无法控制通货膨胀,结果利率往往是负数,金融资产持有者得到的不是报酬,而是惩罚。这样很低的、负的或者定的实际利率,抑制了金融中介的实际债权的自愿需求量和总需求量,降低了这种金融提供储蓄的能力。与此同时,较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导致的过多贷款需求只能借助配给解决,因此贷款利率不能发挥辨别投资的作用,这种贷款配给制度产生了种种不良后果腐败现象、资金配置不合理、社会成本增大、投资一产出比率很高等。

    总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落后阻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停制约着金融业的发展,造成了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和当局政策上的错误,没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经济各个领域进行过多的干预,这种干预在金融领域的表现是强制规定和控制(尤其存款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的均衡水平。其他各方面的控制和规定束缚了金题业,对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相反的作用。

    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一)金融自由化的含义

   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放松或解除对金融业的管制,使其自由地开展业务活动。金融由化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主要包利率自由化、银行业务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以及放松外汇管制等。金融压抑政策所带的金融萎缩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金融萎缩和经济要的恶性循环。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解除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不适当管制,必须通过金融自由化来促进金融部门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以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二)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其核心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先后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形成了

    全球性的影响深远的金融制度变迁现象。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属典型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而以墨西哥和泰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属于典型的政府强制型制度变迁。l994年和1997年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展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包含的巨大风险成本。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有:

    1.放松利率管制

    政府维持官定利率,人为造成资金供求的均衡价格与官定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由于官定利率大大低于潜在起作用的供求均衡利率,因此,在信贷分配上出现大量官商结、以权谋私等问题。为了消除这一弊病,不少发展中国家解除了对利率的管制,更多的家则是对利率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管理方式。

    2.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

    在实施金融自由化之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对信贷分配实施指导性计划管理。在政府影响力较强的国家中,这些所谓的指导性信贷计划实际上起着指令性计划的作用。这种对金融活动的人为干预,效果大多很差。20世纪70年代中期,许多发展中国家缩小了指导性信贷计划的实施范围,阿根延、智利和乌拉圭三国则完全取消了指导性信贷计划。

    3.减少金融机构准入限制

    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存在着本国和外国银行登记注册中的各种障碍。不允许自由进人金融行业,势必造成金融垄断,金融垄断派生的不合理信贷分配和僵化的利率必然造成金融运行的低效率。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将降低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作为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促进金融同业竞争。

    4.发行直接融资工具

    在放开利率管制、鼓励金融机构间竞争的同时,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无不积极发展证券市场,具体内容是:增加可流通金融工具的发行数量,培育证券一、二级市场,完善有关的证券管理法规,适时对外开放证券市场。

    5.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相对于其他金融自由化措施,汇率和资本账户的放开进度要缓慢得多。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管制汇率往往高估本国货币,一旦放开,可能出现本币的大幅度贬值。这会使进口依赖较强的国家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不少国家对汇率的放松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一般采取的是分阶段、逐步放开的方法。资本账户的开放,就是本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较实施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要复杂得多。据IMF统计,所有工业化国家在1995年年初就都实现了资本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

   (三)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

    1.金融自由化实施前的准备条件

    第一,实体经济部门的自由化。现代金融经济尽管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物经济,但仍与实际部门有着相当的联系,只有在经济体系中建立起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一切金融部门才能有发展的空间及根基。当实体经济的竞争比较充分时,再通过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建立比较良好的企业治理制度,使政府逐渐退出非自然垄断的经济领域。

    第二,国内金融市场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并且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市场具备宏观调控与监管能力。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包括:金融市场的规模与容量水平、金融市场结构的完善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程度、金融市场投资者状态等。待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机构具备一定的防范风险的能力之后,才能推行金融自由化。

    第三,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投资,有利于实际部门经济增长,有利于减轻金融自由化形成的冲击,并且在金融自由化之后,能维持和巩固金融自由化的成果。如果改革是在动荡不定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的,这种动荡不定将会增加改革的难度,使金融自由化的冲击扩大,难以保持和巩固其改革成果。

    2.金融自由化推行中的必要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亚洲的马来西亚、韩国、斯里兰卡、非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国,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智利、乌拉主等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大量实践结果表明,为纠正金融压抑而实行金融自由化是一个国家改善金融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在顺利推行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物价稳定。在通货膨胀率高或不稳定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从私人部门(包括象庭、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那里征收通货膨胀税。这往往对应于金融抑制状态,其目的意在于通过征收通货膨胀税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在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前,物价必复

    第二,严格的财政纪律。在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前必须对政府借款加以限制,并削减政赤字,否则自由化的尝试就会因通货膨胀而招致失败。这是因为,政府的国外借款会引起外资的流入,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或储备货币增加,导致通货膨胀,这与物价稳定相悖。并且在金融自由化下,通货膨胀税不再成为政府收入的来源。阿根廷1980-1981年的金融自由化尝试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

    第三,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审慎的和适当的。利率自由化的直接后果是利率的上升,加重当事人债务负担,提高违约率,同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的经营风险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更有甚者,存款保险的存在使银行对借款人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督的激励不足,并导致银行行为扭曲,使银行倾向于发放高风险的贷款。为了缓解上述各种现象,有必要对商业银行进行适当的审慎监管,而这需要建立最低限度的会计制度和法律基础。

    第四,商业银行以利润为动机且相互竞争。商业银行的利润动机和相互竞争,有助于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和存款的增加。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和存款的增加是金融深化的标志,物具本白山体的日的

   (四)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金融自由化的促进作用

    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放开利率来实现的。在发展中国家,货币积累是投资的先决条件,而货币的积累是建立在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增加的基础上的。在发展中国家,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决定于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率。要增加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必须提高名义存款利率和控制通货膨胀率。政府当局应当采取措施,提高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率,使货币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价值储藏手段,从而有效地增加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和货币积累,使货币成为投资的一条渠道,资本积累就会借助这条渠道进行,即实际利率提高,增加实际费币余额需求,进而形成实际资本的积累,促进投资增加,最终拉动经济的发展。这就是麦金农所说的“导管效应”,见图4-2。

    2.金融自由化的风险成本

   (1)利率及汇率自由化的风险。利率自由化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风险不同的贷款人,使高风险贷款得到更多补偿。但对于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利率自由化后金融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不尽完善,政府对经济的管制程度要广泛和深入得多。处于封闭状态的国家很难避免利率不断攀升的竞争化格局,其所带来的较直接的负面效应是投资规模的收缩、投资效率的降低及银行利润的减少。汇率调整直接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一国如果采取针对少数国家的盯住式汇率,就必须时刻注意国际经济形势和汇率走势的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相应的政策,避免汇率的波动给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

   (2)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的风险。金融业务和机构准入的自由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竞争,降低了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由于政府对银行的监管措施跟不上,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凸显。当金融自由化带来新的冒险机会的时候,这些规章和监管的弱化体系无法控制由政府保护体系造成的道德风险,并形成承担过度风险的局面。绝大多数银行在金融自由化后从事高收益、高风险的业务,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和证券投资的风险。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