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专升本绩效管理-第二章第一节学习课程-绩效驱动理论

院校:安徽中医药大学 发布时间:2020-02-07 14:57:39

    第二章 绩效驱动理论与绩效管理方法
    本章提要

    企业的绩效取决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于外部因素,企业要注意去理解和适应。对于内部因素,企业则要通过管理措施去影响和控制。本章第一节将介绍影响企业绩效的外部因素的企业优势理论,还介绍员工激励、能力素质模型理论。在第二、三、四节将介绍绩效管理的相关技能和方法。它们分别是基于工作分析的绩效管理办法、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管理办法以及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办法。
    第一节 绩效驱动理论
    企业绩效表现依赖外部和内部诸多因素。外部客观因素包括政治局势、社会稳定、产业环境、市场竞争激烈情况等,内部主观环境包括企业的资本数量、管理水平、员工能力素质等。在这些决定企业绩效的因素中,外部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不受企业的控制。有的内部因素可以被企业控制,如企业的管理制度选择;有的内部因素只能被企业影响,如员工的人格、自我效能感等个体特性。本节对一些企业不可控和可控因素进行论述,影响绩效的个体特性将在第五章论述。
    一、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一)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及其分类

    竞争优势的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Chamberlin,1939)所提出,然后由霍弗(Hofer)和申德尔(Schendel)把它引入战略管理领域。许多学者对企业竞争优势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内涵大体是一致的: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特定的阶段、特定的地域,在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超越主要竞争对手、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能力或潜能。
    企业具备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具备了取得高绩效的能力。经济学与管理学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学的视角是以市场为核心(钱得勒,1992),管理学的研究视角是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中心,管理者则侧重于从企业外部——市场发掘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它也并不排除经济学家从企业内部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以企业为核心,管理者侧重于从企业内部发掘企业的竞争优势(它并不排除企业战略管理者从企业之外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外部与内部竞争优势的发掘,可以用科斯(Ronald H.Coase,1937)的理论来加以解释。科斯认为,市场交易摩擦会产生交易的费用,企业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企业产生于对价格机制的边际替代。企业的最佳边界就在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相等时的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上。当通过市场交易比企业内部生产更经济时,企业倾向于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产品、减少企业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反之,企业则通过内部生产去获得利润与竞争优势。沿着该思路,我们可以从外部竞争优势与内部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
   (二)竞争优势的外部理论
    1.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中寻求企业竞争优势
    亚当·斯密(Adam Smith)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提出了有关企业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他认为根据各国自然禀赋的不同,即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劳动力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每个国家按照自身能力与条件生产自己有特色且绝对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易,各得其利。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之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通过对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研究发现,有些在什么方面都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或企业,他们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大卫·李嘉图认为,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实际发挥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优势,而是比较成本优势。因而在资源稀缺性的原则前提下,一个国家或企业即使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也可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后来的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50年代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突破传统的资源禀赋的观念限制,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与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等手段,从而改变竞争优势地位的因素,后来加拿大经济学家布朗德(J.Brander)和斯宾塞(B.Spencer)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一个国家可以通过生产、出口补贴与保护国内市场等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抢占别国市场份额与经济利润。该理论与20世纪60年代北我的跨国公司理论——垄断优势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垄断优势论是在1960年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海默(Hymer)最先提出的。它是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理论,其优势的获取主要依赖于跨国公司总部利用其垄断优势控制市场自由的竞争行为,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其垄断优势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优势,如品差异、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专门的营销技术等;生产要素不完全性的优势;规模经济的优势;货币的优势,这一优势来源于资本货币市场的不完全性;政府干预、关税壁垒的优势等。自“垄断优势论”提出之后,许多西方学者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以优势分析为中心的直接投资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Dun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他认为,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种优势,即资产所有权优势(即别国企业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内部化优势(即通过内部市场建立起来的节约市场交易成本,并使企业所有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优势)与区位优势(即东道国所具备的吸引外资与人才的综合条件等算内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结构理论,基于产业选择这一出发点,强调竞争战略必须首先分析有吸引力的行业及其周围环境,然后制定与选择企业竞争战略,使企业尽量避免栖身于无吸引力的行业,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外在环境,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定位及其价值链上的活动。
    当然,波特的战略分析框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譬如他的“五力”分析模型就明显存在下面一些局限:①它没有专门考虑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的增长,该模型假定在多数的竞争环境中,需求都是足够大的;②它主要是针对整个行业,而不是行业里的企业;③该模型不能明确说明政府的作用,除非政府是作为客户或供应商;④该模型属于静态的定性分析。它在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时是比较有用的,但它无法对趋势作具体的量化,譬如要评估潜在的进人威胁到底有多大,该模型就无法提供具体指导了。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