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函授《行政管理》学习课程-公共支出的概念界定

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8-19 10:48:39

    公共支出的概念界定

    公共部门为满足公共需求而提供社会共同受益的产品时,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支出指的是公共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部门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规模不断增长,其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沙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各项支出,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发生的支出以及为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

    公共支出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具体体现,反映着政府的政策选择,代表着政府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所造成的耗费,它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收入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人可由税收、规费 债务及有偿公共服务取得。其中,视收本身所固有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使之成为财政支出的一个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但随着政府F预经济和社会的范围与程度的不断加大加深,政府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公共支出的增长比税收的增长快得名,与此相适应,在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中非税成分的支出所占的比重也在上升,如政府租金、借款、利息和分红以及各种各样的使用者收费。

    在对公共资金的来源所进行的分析中,公共部门借款要求(PSBR)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经济指标,该公式是:

    赤字=税收-政府总支出-公共部门净借出

    由于公共支出的增长速度大于税收的增长,PSBR的绝对值也在迅速增长,具体来讲,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税收难以提高:二是在商业和经济萧条期公共支出水平会更高。

    2.公共支出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前已论述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提供只能由公共部门来承担,理所当然地,公共部门就成为了公共支出的主体。但这并不是说,公共产品的具体提供者就一定是公共部门。实际上,在许多国家,公共产品的提供是由受雇于政府的私人组织来承担的。另外,与政府有关的机构、事业单位,如行业协会、学校等,也具有准公共机构的性质,在一- 定历史时期,其支出也来源于国家财政,因此也构成了公共支出的主体。

    3. 公共支出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由于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于全社会成员的劳动收人,所以,其支出的最终目的也必须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作为公共支出,不管其具体形态如何,都是为政府提供市场所需的公共服务而安排的支出,本身就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但值得提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 支出,只能被用于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有效运转的领城内超出这一范围政府就不应去介人,否则权力就会进人市场。创如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就起着克服个人无力承受的市场风险、避免劳动力再生产的中断.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等作用,从而也使得这种支出当然地具有公共支出的性质。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包揽切的“生产建设财政"职能 相比较面盲,公共支出的范围只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口径来界定,凡不属于或不能纳人社会公共需求领域的事项,就不应由公共财政来支出。因此,我们可以说,公共支出是服务于社会的一般性消费需要的。所谓-般性消费需要,方面指的是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安全、生活保障的需要,不包括过高的生活享受之需:另一方面指的是公共支出不能服务于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利益需求,它必须体现其公共性。

    4.非市场营利性

    公共支出虽然产生了具有价值性的公共需求,但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支出,却不能具有市场营利性。不能在营利动机的引导下安排自身的活动,其行为动机只能是公共利益的实现。这是因为,政府作为政权组织,其政治权力是企业和个人所不具备的,当政府依靠政治权力介人市场交换过程时,企业和个人就无法进行平等的市场交换;而当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去追逐尽可能多的赢利时,其行为所及之处就是市场关系的解体之处。因此,凡是具有市场赢利能力的领城,政府公共支出就不应该介人。即使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服务也附带产生了-定的利润,但其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仍然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而非营利。典型的如政府所进行的公共投资,虽然项目建成后有或大或小的效益,但效益能力往往是不足以抵消其成本的,或虽可抵消但效益率达不到市场的平均利润率。

    5.公共支出具有一定的生产性

    关于公共支出的性质,学术界颇有争论。传统财政理论认为,财政具有非物质生产性。其理由是,公共支出作为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所付出的成本,其本质是对原有生产性支出的社会财富的一种扣除,种消费:而公共支出的主体政府,只是一个非物质生产性社会管理机构,并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因此,公共支出理应属于消费性支出而不是生产性支出。此种观点尽管有一.定的道理,但严格地说,不管是资本主义财政还是社会主义财政,不管是专制政体下的财政还是当代民主政体下的财政,都具有一定的物质生产性。例如政府公共投资所引起和产生的基本建设过程,就是一种物质生产性活动。典型的如国有化的煤炭.钢铁铁路运输等行业,大都具有物质生产性,当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和补贴时,所发生的公共支出就是一种生产性 支出。

    由此可见,公共支出同时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非物质生产性两种特性。无论把哪一种特性绝对化,并将之看成是公共支出所必然具有的特性,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区分-项公共支出是生产性支出还是非生产性支出,仅仅依据传统的理论即该建设项目是用于物质生产活动,还是用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够充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企业与政府活动之间的界限不再以是否具有物质生产性来划分,而是将是否具有市场赢利性作为区分的标准。在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的第产业中也包含了许多政府性的活动,它虽然不具有物质生产性,但却服务于社会公共需求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