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函授《经济学》学习课程-社会保障的概念

院校:中南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0-05-25 10:20:21

    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是一个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也就是说,社会保障不仅在同一时期的各国之间存在着差别,就是在同一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也有所差异。作为“福利国家”橱窗的北欧国家-瑞典,其社会保障囊括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各环节的保障项目;而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新加坡,其社会保障虽被誉为“东方型”社会保障的成功模式,但它基本上只顾及了老年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国的社会保障是升散管理、单项立法的,其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且遵循选择性社会保险原则:而二战后,欧洲的经济和社会重建使得欧洲各国普遍逐步建成了管理统一、结构完整、保障水平高的全民性社会保障。发达的工业国与二元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社会保障的保护对象、保障项目以及保障待遇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则更大。另外,世界各国在实行社会保障的方法上也有差别。上述差异是与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归根到底是由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虽然社会保障在不同的国家其内涵有所差异,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变化和发展,这些差异和变化可能还很大,但是,国际社会对社会保障这一概念还是有大体一致的共识的,国际劳工组织在其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社会保障介绍》( Introduction to Social Security)--书中对社会保障的界定大致可以代表这种共识:

   “社会保障基本上可以看做是:社会为防止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带来的收人丧失或收入大幅度减少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贫闲,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其成员提供的保护;提供医疗;为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补贴。”

    上述界定,比较科学地表述了社会保障的一般功能和范围。这个概括是世界性的,它是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社会保障的一般抽象。中国社会保障学界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把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这一定义强调了对贫困人口的帮助和社会保险分散个人风险的作用,对高于基本生活保障的福利制度强调不多。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基本保障制度完善之后,有利于人民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的需求会提高,社会保障的定义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