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函授《行政管理》学习课程-我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院校:河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0-08-23 10:28:10

    我国公共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我国实行多级预算体制立法审批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1991 年之前,中国的预算收人按来源划分,包括税收、企业收人、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作为负的收人处理),国内与国外借款(作为预算收人处理,而不是作为融资)。支出按提供资金的目的和政府职能分类,没有经济分类,也没有做支出的交叉分类。从1992年开始,我国将单式预算变为复式预算,按支出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分别归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限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刘纲要)和(国家预算管理条例)规定,从1992年起,中央预算按复式预算形式编制,1995 年开始,地方也按复式预算编制。

    从复式预算内容上看,由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财政投融资预算组成的完整体系。政府公共预算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来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人和国家用于国有资产经营的支出的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是根据建立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在上述两类预算之外,可以逐步设置社会保障预算,将国家以行政性手段筹集并管理的社会保障收入和安排的支出列人此类预算:国家政策性投融资收支可与现有的国家债务收支相结合,逐步纳人国家预算,全面反映政府以有偿形式组织的收人和相应安排的支出。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使用的预算编制方法,由政府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编制反映本 部门所有收支的预算,是建设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中公共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以部门为依托,一个部门- -本预算,反映各本级部门(含直属单位)本系统内各级单位全部收支的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这样种预算编制 方式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的按功能编制预算存在的一系列的弊端,调整了预算批复主体,统一了预算分配权,有利于规范政府、财政和部门行为,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履行的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职能,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