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十章第四节学习课程-导的入体

院校: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19-11-06 11:42:33

    六、导的入体
    1.气管异物
    学前儿童将小物件如纽扣、珠子等放入口中,或在进食花生米等食物时说笑哭闹而做呼吸动作,由于喉的保护性反射较差,常将这些异物吸人气管,造成气管异物。异物进入气管后,学前儿童常有剧烈的刺激性呛咳、呕吐、面色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一旦发生气管进入异物,要进行及时急救,方法是:救护者站在孩子的背后,搂住他的腰,用右手大拇指的背顶住上腹部,左手重叠于右手之上,间断地向上后方用力推压,使膈肌挤压肺,产生气流,将气管异物冲出。若病儿已昏迷,可采用仰卧体位,在其上腹部进行冲击性推压。经上述方法,若不能迅速排出异物,速送医院急救。
    2.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多由于学前儿童自行放入,或由他人放入。异物在耳道,会引起异物感,如触及鼓膜,可发生耳鸣,异物还可引起局部感较小的异物可用袖珍镊子取出,豆类等植物性异物忌用水灌冲,因为遇水后发生膨胀,更不易取出,引起感染。小虫爬入外耳道,则应让幼儿身处黑暗之中,用手电照射外耳道,诱使小虫自行爬出,也可用酒精滴入耳内,杀死小虫,再用镊子取出。
    3.鼻腔异物
    幼儿常将异物放入鼻腔,常见的异物有花生米、豆类、小物件等。鼻腔异物可引起小儿鼻塞、流涕、打喷嚏,异物长期存留在鼻腔,鼻腔黏膜溃烂感染,发生鼻炎。如幼儿将异物塞入一侧鼻孔,可用手压住另一侧鼻孔,让幼儿用力向外携,使异物随气流冲出,也可刺激小儿的鼻黏膜,使其打喷嚏,使异物喷出。这些方法均无效时,应送医院处理。
    4.眼内异物
    眼内异物多因灰沙落入眼中所致。幼儿常感觉有异物刺激,感到疼痛,睁不开眼,流泪不止。处理眼内异物,不能用手或手帕揉擦,可让幼儿眨眼,利用泪水带出,也可用温水或蒸馏水冲洗眼睛,还可翻开上、下眼睑,找到异物后,用干净的棉签、纱布或手帕轻轻擦去。
    5.咽部异物
    骨头磕、鱼刺、枣核等扎在嗓子上,不能用力往下吞咽以求将异物咽下的办法。硬吞食物可能将异物推向深处,若扎破大血管,十分危险。发生咽部异物,要去医院处理。
    七、惊展、臀展、休克
    1.惊厥
    惊厥又称抽风,是学前儿童常见的急症。原因多见于高热、低血糖、低血钙、癫痫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等。惊厥常突然发作,表现为意识短暂丧失,眼球固定、上转或斜视,面部及四肢肌肉发生阵发性痉挛,面部呈青紫色,呼吸弱而不规则,或有窒息。惊厥时间可从一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学前儿童惊厥时,应让其平卧,保持安静,少移动,解开衣服,用筷子或手帕垫在患儿的牙齿之间,防止患儿咬破舌头,用针刺或手指重压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使痉挛停止,并及早送医院治疗。
    2.晕厥
    晕厥是短时间大脑供血不足而失去知觉。常因疼痛、精神过度紧张、闷热、站立时间过久等引起。晕厥发生前,病儿多有头晕、恶心、心悸、眼前发黑等症状,然后晕倒,面色苍白、出冷汗,但很快能清醒过来。幼儿晕厥时,应让其平卧,头部略放低,脚略抬高,以改善脑缺血状况,松开衣领,裤带。清留后,喝些热饮料。一般经短时间休息后即可恢复。
    3.休克
    体克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严重表现。如外伤大出血、频繁地吐泻、大面积烧伤、剧烈疼痛等可引起休克。幼儿发生休克时血压下降,脸色苍白,肢端发冷。此时,应迅速将病儿放平,头部略低,注意保暖,速送医院治疗。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