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三章第一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院校:沈阳理工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07 13:00:09

    三、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它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具有以下前提条件。

   (一)社会互动

    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交往中形成并发展的。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自我概念不断得到发展。这主要包括:一是对自己呈现给他人的形象的想象;二是对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的想象;三是自我情感。在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评价都对儿童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力,只有那些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才被称作“重要他人”。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是儿童按某一方式被社会化的结果。在儿童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正在成长中的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冲突。儿童教养者的行为对该阶段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他们的“重要他人”是不同的,见表3-3。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学前儿童的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到小学阶段,教师的影响力开始超越家长;到中学高年级阶段,同伴间的影响力明显增加,他们心目中崇拜的对象也开始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到大学阶段,朋友尤其是异性伙伴间的影响力非常重要。有关研究表明(金盛化, 1996),教师在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长期而又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这种影响很难被其他影响源所替代。韩春红等(2005)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的认程度是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因素之一。教师认可程度高的幼儿(即教师眼的“好孩子”),在认知、同伴接受、教师接受领域方面的自我概念明显高于教认可程度低的幼儿。他们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认可程度:往通过日常评价语言影响着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交往不仅通过重要他人影响着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而且对儿童的我整合过程有重要的作用。儿童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人际间信息、观念的交与传递,能够获得丰富可靠的文化知识经验,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与提高。他们学会将这些信息和经验整合起来,构成统一协调的自我概念。在会交往过程中,社会文化所赞许的内容对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也产生着潜移犬化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个体处于文化的包围之中,如果社会文化对儿童个体的言语和行为有肯定的评价,个体就会平衡,他们被社会文化斤赞许和肯定的言行就会持续下去。如果其言行遭到社会文化的拒绝和排,儿童则会告别旧文化而迎接新文化,使个体向高一阶段发展。

    由上可知,社会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有时又不可避免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对儿童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个体的自我评价及行为反应会无所适从,表现为自我的不确定生,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表现出迥然不同的“两面派”行为;另一方面,同伴是儿童进行社会比较的对象。由于同伴各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儿童往往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这类比较往往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也是造成儿童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产生的因素之一。

    (二)社会发展认知水平

    社会发展认知水平是决定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条件之一。0-6岁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正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形成阶段。因此,他们常常把自我、身体与心理混淆起来。实际上,婴儿从出生开始起,就从胎内的文化中摆脱出来,开始了“我”的最初演化。婴儿在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之间不作区分,并认为自己和他人环境是共生的、一体的关系,把自我概念仅仅局限于自己身体的局部或全部。学前儿童的自我非常简单,他们体验事物时非好即坏,容易把自己的冲动与他所处的文化相混淆。随着自我概念不断发展,他们逐渐意识到,在每一对具有两极的特征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变差。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概念主要反映生理方面的内容;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开始涉及自己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学龄期的儿童则逐渐形成与学校有关的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概念。

    在学前儿童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比较能力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是指个体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脱离自我中心的限制进行思维运算的能力,即个体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在内部与他人的观点进行交流,想象、体验他人的观点,并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而采纳他人的观点的能力。儿童是在采择社会观点和生活观点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儿童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初级形式出现于婴儿期,此时的儿童正处于自我中心或无分化的观点采择阶段。如婴儿在母婴依恋中,抓住母亲的衣服、对母亲微笑等深深地吸引着母亲,会得到母亲的亲吻、微笑和拥抱等,他的需要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儿童的这种依恋模式实际上就是他的观点采择。

     3-6岁儿童正处于主观的或分化的观点采择阶段,他们周围的文化是典型的父母一孩子的“三角关系”以及双亲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的榜样。其中既有成人对儿童文化“控制”的一面,又有文化“放手”的一面。文化的“控制”主要表现为承认孩子的幻想,按照孩子的认知水平传递信息等,“放手”则主要表现为促进孩子从幻想和冲动的文化中摆脱出来,鼓励儿童对自己的情感负责,如不再与父母同床共眠、去幼儿园不再哭闹、不能抢夺别人的物品等。儿童的爱恋热点会逐渐从“三角关系”中转移出来,开始意识到别人也像他一样,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不能随心所欲。至此,学前儿童的主体一客体、自我一他人开始真正分化了。社会比较能力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自我的特征与他人的特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的能力。社会比较最早出现于学前时期。

    随着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其内容逐渐扩大,其标准逐渐抽象。儿童的社会比较最早时仅仅局限于身体和外部行为的比较,而后逐步转向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比较。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