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第一章第一节学习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院校: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19-11-07 13:27:20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进入在更大程度上依赖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展开竞争的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意义就是要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我国的人口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确保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繁荣国家,造福子孙。
    无论是“普九”也好,还是“普九”之后的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好,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中核心的一环是改革课程。而“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大力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了解过去是为了创造未来。本章通过概述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对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比较,阐明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介绍教学大纲规定的语文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导思想。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课程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此,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中心点。
    课程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杜威的课程概念最为宽泛,是指儿童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概念是学科的同义语,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对课程的理解通常同斯宾塞在《教育论》中的说法比较接近,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称为课程。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
    课程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我国,唐代已有“课程”之名。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就用过“课程”一词。宋代朱熹论学,说到“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工夫”,又多次使用“课程”这个词。这里的“课程”一词已有课业、进程的意思。在西方,“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跑马道,转义为“学习过程”。在当今英美等国,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把课程看作“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或者说,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前者把受教育者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一包括文明行为的养成、身体素质的改善都包括在课程概念之内,后者进一步把范围延伸到校外。只要是“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经验,均属课程概念的范围。当前,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为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面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在这里“教育内容的总和”既包括学科课程,即各门学科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进程,又包括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又包括隐性课程。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隐性课程在育人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在改革学科课程、研究活动课程的同时,开发环境课程。本书所讲的课程基本上是指语文学科课程。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一)清末小学开始设国文科
    有了教育、教学,就有了课程。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用《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弟子,这时就有了课程。可以说孔子是封建社会学校课程的奠基人。此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长期在课程中居统治地位。在漫长的古代,我国有语文教学而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语文与史学、伦理学融为一体。科举取士盛行后,明清两朝习作八股文便成了学校课程中的重点项目。我国早在两汉唐宋就开始重视儿童识字和句读训练。西汉史游作的《急就篇》是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之后,梁周兴嗣撰《千字文》,宋王应麟作《三字经》,宋佚名作《百家姓》。“三、百、千”成为在我国影响深远、久用不衰的启蒙识字课本。中国的蒙学课本编得早,比驰名西方的夸美纽斯的课本早一千多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01年清政府明令各地兴办学堂,次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为10年: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高等小学堂3年。蒙学堂课程设置包括字课、习字、读经在内的8科,寻常小学堂设置包括读经、作文、习字在内的8科,高等小学堂设置包括读经、读古文词、作文、习字在内的11科,以分科形式存在的小学语文课程已初见端倪。这个章程虽然公布了,但未能实行。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因章程公布之年为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清政府灭亡,后来的学制都是在这个学制的基础上演变的。在学制方面,该章程把小学教育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两段,分别修学5年和4年,学制共9年。在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字科,教学内容是识字、读文、作文;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有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该童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朝着近代语文课程的建立前进了一大步。1907年公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教授科目里有国文科而无读经科,这一方面开始动摇了儒家经典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治地位,一方面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在全国小学废止读经科。次年,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初小和高小均设国文科,内容包括读法、书法、作法和练习语言。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这个反映民国初年小学课程标准的文件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将清末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科统称为“国文”科,表明小学语文学科的确定;二是废除读经科,表明语文教学与经学相分离,标志读经开始在学校课程中消失;三是提出国文教学要练习口语,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