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学院函授《外国文学通用教程》学习课程-卢梭生平与创作

院校:湖北理工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09 09:57:14

    卢梭生平与创作

    卢梭(1712-1778)是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自幼丧母,父亲逃亡,他从小寄人篱下,童年生活非常凄苦。1733年他寄居在华伦夫人的家里,获得了良好的自学条件。他广泛学习音乐、数学、天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系统钻研唯物主义哲学,并接受了伏尔泰的影响,成为一个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人。他应狄德罗之约,成为《百科全书》的-位撰写人。 1750年应第戌科学院的悬题征文,以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选。1755年,第戎科学院再次征文,卢梭以理论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应征,文中把原始社会当做黄金时代加以描写,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认为进人文明社会以后就有了“不平等”和“奴役”,深刻指出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于私有观念的产生和私有财产的出现,并对封建专制和暴政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以暴力推翻暴力的主张。这篇论文在欧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契约论》(1762) 是卢梭另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是世界政治学说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该著作提出了共和制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应建立在社会全体成员所制定的契约的基础上,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应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利。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都体现了这部著作的精神。卢梭的文学著作有《新爱洛绮丝》、《爱弥儿》(1762) 和《忏悔录》(1781-1788等。

    《爱弥儿》的副标题为《论教育》,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卢梭在这部作品里提出了“顺乎天性”的教育原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有用的人才,要让人的本性远离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自由发展,表现了卢梭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爱弥儿》出版后,封建政府下令禁毁,并通缉作者。卢梭不得不隐姓埋名,逃亡避难,直到1770年遇赦后才重返巴黎。很长一段时间里,卢梭一直不见容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被封建统治者恶毒咒骂为“疯子”、“野人”。在悲惨的流亡生活中,他感到有必要为自己辩护,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忏悔录》,这部作品在作者辞世之后才陆续得以发表。

    《忏悔录》是卢梭在遭受长期迫害之后,怀着痛苦的心情,为自己的一生进行辩护的传记性作品。这部自传的前6章1781年公之于众,后6章于1788年出版时作者已经离开人世了。作品记载了卢校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余年的生活经历,这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强权压制下维护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心灵写照。行文以惊人的坦白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性格.从中可以看到他孩提时期的苦难、青年时代的奋斗和晚年阶段所遭受的迫害,也可以看到他为社会恶习所污染而做的背理悖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