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三章第五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20-02-07 16:18:20

   (四)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安慰行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消除消极情绪状态,变得高兴起来的亲社会行为。知觉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通过一定的技巧使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得到改善,是安慰行为的两个要素。

    1.学前儿童安破行为的发展

    研究发现,在儿童出生的第二年初,当别人表现出明显的难过时,儿童不仅能够以相似的情绪做出哭泣的反应,而且还会为对方提供如拥抱或轻轻拍打的行为。在儿童出生第二年的中期,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在频率上增加了,而且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如给哭闹的婴儿一个奶瓶或寻找看护人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安慰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他人的痛苦和悲伤是个体自己造成的,那么安慰行为就较少。反之,安慰行为就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安慰行为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女孩比男孩的安慰行为更明显,这也许与个体所认同的性别角色期望有关。分析上述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儿童的安慰行为之所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主要与他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理解力有关。因此,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安慰行为是随着个体理解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2.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教育

    首先,要为儿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儿童充分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情感,并想象自己在类似情境中的感受。教师和家长可以主动与儿童交流自己的感受、情绪体验,以及对他人困境的认识。安慰行为训练可以提高儿童体察他人情感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实施合适而又恰当的安慰行为,从而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其次,让儿童学会安慰他人的方法。在活动中,要帮助儿童提高安慰他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在儿童安慰他人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影响着交往双方情感传递的质量和言语安慰的效果。如果儿童能够清晰、完整地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就能使对方了解自己的善意意图,增加安慰行为的积极结果;如果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安慰他人时因词不达意而引起他人的误解,就会产生消极效果,也可能因此而减少或停止个体的安慰行为。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