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学习课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模式

院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培训 发布时间:2019-11-08 14:23:47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模式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尤其是3~6岁的学前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服务,创设健康环境,预防学前儿童身心疾病的发生,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学科。学前儿童健康是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分为多个子系统。一般来说,根据健康的三维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分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适应的内容系统;根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可分为知识一信念和态度一行为的目标系统;根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课程系统,包括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健康服务、创设健康环境;根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教育区域范围,可分为家庭健康教育、幼儿园健康教育和社会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系统。每个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特点,而又与其他系统有一定联系和影响。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生理一心理一社会适应”的内容系统
    根据健康的三维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应该相应的完善或补充,即除了传统的生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在进行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的同时,既要注意内容的适应性、可行性和独立性,还要注意三种内容教育的渗透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生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人体的认识和保护、体育锻炼、个人卫生和生活常规教育、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保护、营养和饮食卫生、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等。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个性、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道德,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友好与人往,以及进行性教育等。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知一信一行”目标系统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前儿童懂得基本的健康和卫生识,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爱清洁、讲卫生等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形成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独立生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度长。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三大目标:提高个人和群体的健康和卫生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信念和态度;采参并形成健康的行为和掌握保健技能。从而使学前儿童有初步的意识和力,在成人的帮助下,自觉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其中知识是基础,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为是鼻终目的。一般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儿童对健康或卫生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接受的信息越多,懂得的知识越广,信念、态度和行为形成的可能性越大,但知、信、行之间并非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可以出现知而不信或知而不行、信而不行。相反,也可以出现行面后知、行而后信。
   (1)提高学前儿童健康和卫生知识水平
    健康一般指身心的状况、健康的影响因素、健康的标准等,而卫生则是指为达到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而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通过课内外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向幼儿传授健康和卫生科学基本知识,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前儿童建立现代健康的观念、保健的原理和知识,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以正确的、科学的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改善学前儿童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信念和态度学前儿童对待健康和卫生的态度,是促使其将健康和卫生科学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所谓信念和态度是指个人对人、对事所采取的一种具有持久性而又一致性的行为倾向,故能对个体的行为起直接的干预作用。相对而言,让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健康和卫生的信念、态度,是通过健康和卫生知识的学习及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对待健康和卫生的信念和态度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就比较困难。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纠正学前儿童不正确的卫生态度,促使其健康行为的形成。
   (3)促进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和保健能力的形成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形成各种有益于人、社会和民族的健康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行为的影响,并能运用所学会的保健技能保护和增强自身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个人及全民族的健康和素质水平。所谓健康的行为,泛指一切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健康行为的影响对象来看,可以将健康行为分为团体健康行为和个体健康行为。团体健康行为是指社会群体作为行为主体而采取的旨在保证公众健康的活动;个体健康行为是指每一个个体作为主体而采取的旨在保证自身健康的活动。值得强调的是,健康行为是指人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它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像这样行为十全十美的人几乎是没有的,人们只能以渐进方式去接近它们。而且伴随着时空的变化,人在新的环境中还会不断有新的心理冲突和社会适应问题产生,故健康行为的内涵也会有变化。所以,健康行为学的实践中,健康行为主要被当做“导航灯塔”,健康相关行为才是重点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两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如学前儿童进行体育锻炼、不偏食挑食、喝牛奶等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种行为。如吃不卫生的食物、暴饮暴食等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学在描述某一特定行为时,常根据该行为在社会人群中发生的范围和频度,将其区分为“常态行为”(有表现者、95%和“反常行为”(有表现者<5%)。常态行为不等于健康行为更不等于促进健康行为。值得强调的是,尽管人们想通过健康教育的知一信→行模式使学儿童自觉地选择健康行为,但影响学前儿童形成健康行为的因素很多,加之学前儿童对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的认识有限,使他们常常没有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因此对于学前儿童这一特殊人群,要促使其健康行为的形成或选择,应特别注重养成教育和情感教育。所谓健康教育中的养成教育,即寓教育于学前儿童的各项生活活动之中,经过有利于健康的反复的实践活动,使学前儿童在潜移默化、自然熏陶之中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反复训练而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反过来使学前儿童从小就爱卫生、注重健康、关心并愿意学习关于健康和卫生的有关知识。简而言之,在学前儿童阶段,应创造一定的条件或环境,让学前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有利于健康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幼儿园开展喝牛奶的教育活动,除了宣传牛奶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外,还应组织幼儿每天喝牛奶,使幼儿养成喝牛奶的习惯。
    此外,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还应该注重情感教育,按照情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可分为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方面。情感教学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前儿童的情感需要,积极促进教学活动的过程。通过情感教学改变学前儿童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情绪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学前儿童的学习效果,其本质就是促使学前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去,使学前儿童处于自觉能动的积极状态。
    情感培养,即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前儿童产生有利于健康的各种情感,并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单凭学习健康和卫生知识而形成健康行为是不够的。例如,学前儿童知道喝牛奶有营养,可以补充体内含钙量的不足,但由于他们不喜欢或不习惯喝牛奶仍然坚持不喝牛奶,因此,应采取各种策略和方法去改善学前儿童的态度,转变幼儿的价值观念。那么在培养学前儿童喝牛奶的行为习惯时,除了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认识牛奶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同时要强调不喝牛奶是膳食中缺钙的主要原因,缺钙可以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要让学前儿童相信喝牛奶可以避免缺钙。只有这样,才会使学前儿童喜欢喝牛奶,并产生喝牛奶的行为。
                                                                                        (本文原创:转载未经许可将追责)